[发明专利]曲流河点坝疏松砂岩储层物性建模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1970.5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2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锋;杜玉山;曲全工;季迎春;吕世超;解伟;李敬;邹建;司陈阳;陈乾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流 疏松砂岩 物性 测井解释 建模 砂体 渗透率 积体 油藏数值模拟 孔隙度数据 测井数据 层位数据 地质模型 空间展布 网格模型 物性特征 岩性模型 岩性数据 孔隙度 体顶面 井位 垂向 底面 格架 构型 河砂 夹层 吻合 采集 精细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曲流河点坝疏松砂岩储层物性建模新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井位和测井数据;步骤2,通过测井解释层位数据建立目标曲流河砂体顶面和底面模型;步骤3,以井点精细识别出的各侧积体界面作为控制,建立各侧积体以及侧积夹层的空间展布模型;步骤4,用测井解释的岩性数据建立构型格架下的岩性模型;步骤5,分析砂体结构和规模特征,建立点坝砂体的平面和垂向网格模型;步骤6,用测井解释的孔隙度数据建立曲流河点坝砂体的孔隙度模型;步骤7,建立曲流河点坝疏松砂岩的渗透率模型。该曲流河点坝疏松砂岩储层物性建模新方法能建立与疏松砂岩物性特征更加吻合的渗透率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更加准确的地质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层地质建模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曲流河点坝疏松砂岩储层物性建模新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曲流河点坝砂体间及点坝砂体内部存在多种的结构和物性的不均一性,因此我们很难建立较为准确的曲流河砂体模型。目前人们主要通过露头信息建立较为准确的曲流河点坝砂体的结构模型。
点坝砂体内部不同结构单元的粒度、分选和岩性变化的非均质性在垂向和侧向上影响着储层内部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而储层内部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又影响油藏开发特征。因而我们需要建立符合曲流河点坝内部物性特征的地质模型。
点坝砂体内部侧积层对油藏内流体运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且目前侧积层在模型中主要作为泥岩进行处理。然而,侧积层不仅仅由侧积泥岩组成。侧积层中侧积泥岩以下的侧积砂岩其物性呈现规律性变化,而这部分侧积砂岩以前的建模方法中很少能体现出来。
目前针对曲流河点坝内部的非均质性建模主要是对露头资料进行的,没有针对地下储层的非均质性方法。露头的物性很难准确获取,且露头的物性与地下储层的物性存在较大的偏差。目前曲流河点坝砂体的渗透率模型主要通过孔隙度模型约束建立,而对于疏松砂岩而言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性很差。传统的用孔隙度做约束建立渗透率模型的方法很难建立较为准确的渗透率模型。
我们对取芯井物性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曲流河点坝疏松砂岩的渗透率与粒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点坝疏松砂岩内部,渗透率与粒度在垂向上呈现规律性变化,且其变化规律满足一定的函数形式。因此,我们考虑用渗流率变化函数做约束建立点坝内部渗透率模型。通过新方法建立的曲流河点坝渗透率模型在渗透率的中低值和高值部分与取芯井测试数据吻合度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岩芯物性变化模式指导下的,能建立与疏松砂岩物性特征更加吻合的渗透率模型的曲流河点坝疏松砂岩储层物性建模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曲流河点坝疏松砂岩储层物性建模新方法,该曲流河点坝疏松砂岩储层物性建模新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井位和测井数据;步骤2,通过测井解释层位数据建立目标曲流河砂体顶面和底面模型;步骤3,以井点精细识别出的各侧积体界面作为控制,建立各侧积体以及侧积夹层的空间展布模型;步骤4,用测井解释的岩性数据建立构型格架下的岩性模型;步骤5,分析砂体结构和规模特征,建立点坝砂体的平面和垂向网格模型;步骤6,用测井解释的孔隙度数据建立曲流河点坝砂体的孔隙度模型;步骤7,建立曲流河点坝疏松砂岩的渗透率模型。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采集井位,测井解释层位数据,测井解释岩性数据,测井解释侧积层和侧积体数据,测井解释物性数据。
在步骤2中,利用目标砂体顶底数据建立砂体顶底面模型,将模型中的异常井点删除,并对顶底面模型进行调整建立最终的顶底面模型。
在步骤3中,以井点精细识别出的各侧积体界面作为控制,建立各侧积体以及侧积夹层的空间展布模型,各侧积体及侧积夹层作为单独空间区域对待,彼此间由侧积界面相隔,侧积层厚度设置为0.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19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