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观赏鱼过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2066.6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8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姜巨峰;韩现芹;周勇;孙晓旺;马林;李春艳;刘肖莲;白晓慧;刘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3/06;A01K61/13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瑶瑶 |
地址: | 30022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过水机构 养殖机构 水族缸 观赏鱼 过水系统 吸水机构 出水管 拦截 养殖用水处理 结构稳定 吸水软管 养殖水体 有效解决 养殖缸 最上层 最下层 水箱 充氧 换热 溶氧 应激 水体 体内 融合 伤害 死亡 运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赏鱼过水系统,包括水族缸养殖机构、充气过水机构以及吸水机构,所述充气过水机构设置在水族缸养殖机构一侧,所述充气过水机构通过吸水机构的吸水软管和充气过水机构的可拦截出水管分别与水族缸养殖机构的最上层养殖缸和最下层养殖用水处理缸相连,所述水族缸养殖机构的水通过吸水机构流入充气过水机构的充气过水箱体内进行换热充氧,通过可拦截出水管流回至水族缸养殖机构形成一个观赏鱼循环过水系统。本发明的结构稳定,操作方便,不仅能控制运输水体的温度、溶氧,自动与养殖水体缓慢融合,而且可以避免传统过水方法对鱼的应激伤害,有效解决了过水不当导致鱼死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过水技术,尤其是一种观赏鱼过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动物活体运输技术的发展,水产动物跨区域贸易越来越普遍。远距离运输主要采用尼龙袋密封充氧运输、帆布袋密封充氧运输等方式进行活体运输,尤其是一些名贵观赏鱼类的国际运输,多采用充氧打包运输的方式进行运输。影响其运输成活率的因素有很多,如活体控食情况、打包充氧情况、运输时间、运输到目的地后的过水情况等等。在诸多因素中,过水情况是影响整个活体运输过程中成活率的最后一个环节。目前在活体运输到目的后,传统过水方法是当运输对象运到目的后,将运输包体整个放置于养殖缸或养殖池,使运输水温和养殖水温基本达到一致后再打开包缓慢进水让水产动物自动游出。这种方法有时活体运输到目的后,由于运输对象呈现极度缺氧状况、运输水质理化因子与养殖缸体水质理化因子显著不同等原因,会导致运输对象很大伤亡。观赏鱼由于价格比较昂贵、运输成本高,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安全、高效、便捷的水产动物过水系统,来提高观赏鱼活体运输的成活率。
通过检索未发现与本申请相关的专利文献,不会影响本发明申请的创造性及新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观赏鱼过水系统,该系统结构稳定、操作简便,不仅能控制运输水体的温度、溶氧,可与养殖水体缓慢融合,实现快速增氧、可控过水,减少鱼类应激反应,大大提高活体运输的成活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观赏鱼过水系统,包括水族缸养殖机构、充气过水机构以及吸水机构,所述充气过水机构设置在水族缸养殖机构一侧,所述充气过水机构通过吸水机构的吸水软管和充气过水机构的可拦截出水管分别与水族缸养殖机构的最上层养殖缸和最下层养殖用水处理缸相连,所述水族缸养殖机构最上层养殖缸的水通过吸水机构流入充气过水机构的充气过水箱体内,充气过水机构对充气过水箱体内的水进行换热充氧,通过可拦截出水管流回至水族缸养殖机构最下层养殖用水处理缸内,结合水族缸养殖机构的自体水循环,形成一个观赏鱼循环过水系统。
而且,所述水族缸养殖机构包括循环缸体,所述循环缸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三个养殖缸以及养殖用水处理缸,所述每个养殖缸的一侧边角处均设置有下水区,下水区下端接下水管,所述下水管连接上下相邻的缸,所述养殖用水处理缸内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最上层养殖缸,最上层养殖缸内的养殖用水通过下水管进入养殖用水处理缸进行养殖用水处理,通过潜水泵将水上抽回至最上层养殖缸内,实现水族缸养殖机构的自体水循环。
而且,所述充气过水机构包括充气过水底座、充气过水箱体、充气泵、可拦截出水管、纳米充气管以及换热管,所述充气过水底座上安装有充气过水箱体,所述充气过水箱体内底部安置螺旋形纳米充气管,所述纳米充气管一端通过连接软管连接充气泵,所述充气泵也置于充气过水箱体外部的充气过水底座上,所述充气过水箱体上方一侧设置一个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可拦截出水管延至水族缸养殖机构最下一层养殖用水处理缸的第一处理区的上方,所述换热管安装在充气过水箱体内,换热管的换热进水口与吸水机构的吸水软管相连,换热管的换热出水口与充气过水箱体上方一侧的出水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未经天津市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2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