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窄体独立驱动双轮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2209.3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3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刚;戴志广;刘金华;王怀光;赵正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B60T1/00;B60L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王占华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轮车 控制系统 轮毂电机 制动轮 位置传感器 独立驱动 反向电流 制动踏板 驱动轮 底盘 窄体 制动 车辆技术领域 控制电源模块 发送位置 回位弹簧 路面接触 摩擦制动 正向电流 制动系统 转向系统 左右两侧 预设 车身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窄体独立驱动双轮车,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所述双轮车包括底盘、车身、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底盘左右两侧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上设置有轮毂电机,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制动踏板的位置信息,当所述制动踏板被踩下超过预设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制动轮和第二制动轮与路面接触对所述双轮车进行摩擦制动,同时位置传感器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位置信号,控制系统控制电源模块向所述轮毂电机切断正向电流并通入反向电流,通过向轮毂电机通入反向电流以及制动轮共同对所述双轮车进行制动;制动完成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所述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所述双轮车具有灵活性强、安全性高以及稳定性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窄体独立驱动双轮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汽车逐步成为主流的代步工具。现有的四轮汽车耗油较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不利于环境的保护,且四轮车占地较大,灵活性较差。现有技术中的双轮车一般都是自行车、摩托车或者电单车,都是一前一后两个车轮,其平衡性、稳定性都较差,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或者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时,容易出现双轮车摔倒的现象,不利于乘坐者或者行人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控制灵活、中心转向、制动速度快的窄体独立驱动双轮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窄体独立驱动双轮车,包括底盘、车身、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左右两侧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上设置有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与所述底盘通过悬架弹簧固定连接,所述轮毂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轮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轮毂电机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系统通过控制轮毂电机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实现对轮毂电机的控制,所述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轮组件以及踏板位置传感器,所述制动轮组件包括制动踏板,所述制动踏板的下端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制动轮,所述第一连杆的右侧通过第一支座与底盘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一支座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左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长条孔,所述第一连杆的右端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空间内,且所述第一连杆前后侧的传动柱插入到相应的所述连接板的长条孔内,所述第二连杆的左侧通过第二支座与底盘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二支座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制动轮,所述第一连杆的右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底盘固定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制动踏板的位置信息,当所述制动踏板被踩下超过预设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制动轮和第二制动轮与路面接触对所述双轮车进行摩擦制动,同时位置传感器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位置信号,控制系统控制电源模块向所述轮毂电机切断正向电流并通入反向电流,通过向轮毂电机通入反向电流以及制动轮共同对所述双轮车进行制动;制动完成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所述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所述第一制动轮和第二制动轮脱离地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感应所述双轮车的车速,在制动的过程中,当感应到的车速低于设定的阈值时,控制系统切断所述轮毂电机的反向电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驱动轮的高度低于驾驶人坐在所述双轮车的车座上时的高度,使得所述驾驶人能够通过车窗观察所述双轮车左右侧的视野。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双轮车中电源系统、动力系统以及座椅系统靠近所述双轮车的底盘设置,使所述双轮车的底盘及载荷的重心在所述双轮车的轮轴下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四组竖直向上的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下端与轮毂电机侧板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与车身竖轴上部凸起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制动轮和第二制动轮为具有阻尼机构的橡胶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2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