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双屏多摄像头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2822.5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7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夏庆;范子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物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32;B60R11/02;B60R16/023;G06K9/00;G08B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内 前屏 后屏 多摄像头 监控系统 控制中枢 人员状况 实时监控 图像信息 行车记录 记录 双屏 椅背 车辆监控系统 内后视镜位置 车辆顶盖 车辆运行 副驾驶座 技术效果 监控单位 客观条件 实时监测 相关信息 行驶信息 正前方 乘用车 低成本 高效率 驾驶座 中行车 云端 上传 后排 前排 监控 运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双屏多摄像头监控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运营乘用车中行车记录不足,缺乏车内的行车记录;行车记录不上传至有监控职责的单位导致其缺少进行实时监控的客观条件;车辆监控系统对于车内人员状况缺乏高效率低成本的判断手段的技术问题,包括:前屏、后屏和控制中枢,所述前屏设置于车辆内后视镜位置,记录车辆正前方和前排图像信息;所述后屏设置于车辆顶盖下方,驾驶座椅背与副驾驶座椅背之间,记录后排图像信息;控制中枢位于前屏内,统筹前屏后屏的信息,并用于将车辆运行相关信息传至云端。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实现车内车外的行驶信息记录、给予监控单位以实时监控能力、对车内人员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信息服务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双屏多摄像头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运营乘用车行业蓬勃发展,涉及运营乘用车的交通事故和社会事件也越来越多,而以“5·6郑州空姐打车遇害案”、“10·28重庆公交坠江事故”为代表的恶性案件,充分暴露出了运营乘用车在运营过程中的严重安全隐患。
其一,行车记录不足。虽然现今绝大多数车辆都安装了行车记录仪,可以记录汽车行驶过程的视频图像与声音,但是摄像录音工具的数量却不能实现全覆盖,尤其是缺乏对于车内信息的记录,虽然在现今的公交车内都安装了记录车内信息的摄像录音工具,但对如轿车等小型车辆,却往往只有面向车外的摄像录音工具,缺乏在车内的行车记录设备。
其二,具有监控职责的单位缺乏对于车内情况的监控。车辆的内部信息只存储到车辆自身携带的电子存储设备之中,而未上传到具有监控职责的单位,导致其缺少对于车辆内部情况的进行实时监控的客观条件。
其三,车辆监控系统缺乏对于车辆内人员状况的判断能力。具有监控职责的单位对于运营车辆内部人员的状况的判断只能采用人工方法进行判断,这种方法不仅成本高价格昂贵,并且效率极低。
市场亟需一种可以完善记录车辆运行中车辆内外状况,能够提供给具有监控职责的单位以实时监控能力的客观条件,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营车辆内部人员的状况的判断以提高乘客安全性的车载信息服务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披露了一种车辆双屏多摄像头监控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
一种车辆双屏多摄像头监控系统包括:前屏、后屏和控制中枢;所述前屏包括:显示屏驱动电路、电源管理模块、运算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前屏连接至所述控制中枢;所述后屏包括:显示屏驱动电路、电源管理模块、运算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后屏无线连接至所述控制中枢;所述控制中枢包括运算单元、存储单元、定位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所述移动通信模块连接至云端;所述后屏设置于车辆顶盖下方,驾驶座椅背与副驾驶座椅背之间;所述前屏还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指向车辆行驶方向;所述第二摄像头为广角镜头,拍摄驾驶座和副驾驶座;所述后屏还包括,第三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为广角镜头,拍摄后排座。
优选地,还包括第四摄像头,所述第四摄像头设置于车辆后备箱内,所述第四摄像头连接至所述控制中枢。
优选地,所述控制中枢包括人脸识别模块,从所述第二摄像头读取图片,获得司机面部特征,并识别是否为预设的人物。
优选地,所述控制中枢包括人脸识别模块,所述控制中枢从所述第二摄像头读取图片,获得副驾驶座乘客面部特征,经识别后,与本机存储的目标人群的人脸图像数据库进行比对,或者通过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与云端交互,识别副驾驶座乘客是否存在风险。
优选地,当副驾驶座乘客存在风险时,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与云端之间进行报警信号的双向交互。
优选地,所述控制中枢包括人脸识别模块,所述控制中枢从所述第三摄像头读取图片,获得后座乘客面部特征,经识别后,与本机存储的目标人群的人脸图像数据库进行比对,或者通过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与云端交互,识别后座乘客是否存在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物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物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28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目录校验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新型安防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