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煤灰基采空区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3340.1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9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万志军;熊路长;张源;康延雷;路宁;张超;王骏辉;杨壮壮;王子琦;王三伟;张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C04B111/7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国强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煤灰 采空区 灌浆材料 制备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煤矿 保水能力 灌浆管路 坡缕石粉 水泥熟料 制备工艺 重量份数 防灭火 水玻璃 灌浆 石膏 凝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煤灰基采空区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组分组成:粉煤灰0.6~0.8份、水泥熟料0.2~0.4份、坡缕石粉0.03~0.0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008~0.012份、石膏0.03~0.05份、水玻璃0.06~0.1份,水0.8~1.2份。本发明的粉煤灰基采空区灌浆材料实现了煤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原位利用的同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流动性好,凝固时间适中,保水能力好的有点,适合在煤矿中通过灌浆管路对采空区进行灌浆防灭火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煤灰基采空区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矿井防灭火材料及煤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开采国,也是煤矿灾害事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工作和安全开采。特别是煤矿采空区中的残煤低温氧化产生的CO超限问题以及高温氧化引起的自然问题不仅造成了煤炭资源的大量损失,同时也对煤矿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于化学灌浆材料反应温度高、有污染和有毒性、成本高;普通水泥类灌浆材料可灌性和稳定性差;煤矿常用的黄泥灌浆材料中所使用的黄泥本是一种较好的资源,黄泥的开采使用受到环境保护等方面条款制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粉煤灰基采空区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煤矿电厂所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作为灌浆材料基料,得到一种能够充分满足煤矿采空区灌浆防灭火需要,并且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产品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不污染井下环境的粉煤灰基灌浆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粉煤灰基采空区灌浆材料,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组分组成:
粉煤灰0.6~0.8份、水泥熟料0.2~0.4份、坡缕石粉0.03~0.0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0.008~0.012份、石膏0.03~0.05份、水玻璃0.06~0.1份,水0.8~1.2份。
优选的,所述粉煤灰为Ⅲ级低钙粉煤灰,其CaO质量含量低于10%,细度低于45.0%,需水量比低于115%,烧失量低于10%。
优选的,所述水泥熟料为低碱水泥熟料,其碱含量按照NaO+0.658K2O计,质量分数不大于0.6%,3d抗压强度不低于26MPa,28d抗压强度不低于52.5MPa。
优选的,所述坡缕石粉纯度不低于98%,细度为325目,含水率小于15%。
优选的,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细度为100目,表观密度为0.25~0.7g/cm3,表面张力为2%,粘度为200Pa·s。
优选的,所述石膏为半水石膏,细度为325目。
优选的,所述水玻璃的模数为2.8~3.2。
一种粉煤灰基采空区灌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各组分的重量配比,分别称取粉煤灰、水泥熟料、坡缕石粉、纤维素、石膏、水玻璃和水备用;
步骤二,将粉煤灰、水泥熟料、石膏混合,充分搅拌得到骨料混合物;
步骤三,将坡缕石粉、纤维素混合,充分搅拌制得干料添加剂混合物;
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骨料混合物与水混合,充分搅拌;
步骤五,将步骤三得到的干料添加剂混合物加入步骤四所制得的混合浆体中,并充分搅拌;
步骤六,将水玻璃加入步骤五所得的混合浆体中,并充分搅拌,制得所述粉煤灰基采空区灌浆材料。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3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