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柳编篮编织柳条的表层涂覆剂涂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3620.2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4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潘同利;程光耀;沈家明;胡怀平;潘俊;候建平;何东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邱县淮美奇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K3/12 | 分类号: | B27K3/1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宋仔娟 |
地址: | 237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柳编 编织 柳条 表层 涂覆剂涂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柳编篮编织柳条的表层涂覆剂涂覆装置,具体涉及柳编篮编织设备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开设有加工槽,且加工槽的内部与安装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本发明通过将柳条放置在运输架上并通过运输轮使得柳条在工作台上向加工槽处移动,通过驱动电机通电带动位于工作台左端的传动轴转动,并使得传动轴带动传动轮转动,使得两个传动轴同速并同向转动,通过传动轴带动齿轮转动,使得两个转盘在两个传动轴的作用下同速并同向转动,使得两个涂覆套将柳条夹在中间进行涂覆,由于两个转盘同速并同向转动,使得柳条在涂覆的过程中发生转动,从而使得涂覆均匀且减少劳动力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柳编篮编织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柳编篮编织柳条的表层涂覆剂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通的日常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项目。
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随着产业不断发展,产品不断创新,会有更多的新颖实用美观的柳制品展现在客户的面前。编织技术包括穿编、定编、平编、拧编、精编、木编6类,产品涉及篮、筐、盘、篓等家用品,以及花瓶、屏风、画框、书箱、摇篮等装饰品。
随着人们需求的日益增多,人们对柳编制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进行柳编篮编织的过程中会对理条进行相关处理,以此来增加柳条的相关性能,通过对柳条的处理来提高柳编产品的品质,在常规的技术加工的过程中,都是选择在柳条表面附着一层保护膜来对柳条进行保护。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1710874599.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柳编篮编织柳条的表层涂覆剂涂覆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用于柳编篮编织柳条的表层涂覆剂涂覆装置,该装置能够将对柳条的输送和涂覆剂涂覆紧密结合在一起,减少了单独涂覆的工序步骤,有效的增加了柳条加工的效率。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涂覆剂注入管在工作时一直在注入涂覆剂,导致在使用时会造成涂覆剂的浪费,且上述技术方案中需要翻转柳条才能对柳条均匀涂覆,增加劳动力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柳编篮编织柳条的表层涂覆剂涂覆装置,通过将柳条放置在运输架上并通过运输轮使得柳条在工作台上向加工槽处移动,通过驱动电机通电带动位于工作台左端的传动轴转动,并使得传动轴带动传动轮转动,使得两个传动轴同速并同向转动,通过传动轴带动齿轮转动,使得两个转盘在两个传动轴的作用下同速并同向转动,使得两个涂覆套将柳条夹在中间进行涂覆,由于两个转盘同速并同向转动,使得柳条在涂覆的过程中发生转动,从而使得涂覆均匀且减少劳动力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柳编篮编织柳条的表层涂覆剂涂覆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开设有加工槽,且加工槽的内部与安装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架分为两组,每组所述固定架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涂覆轮,所述涂覆轮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安装槽内壁的下表面,所述传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表面传动连接有传动带,位于所述工作台左端传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安装槽内壁的下表面,所述涂覆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储剂箱,且储剂箱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上表面;
所述涂覆轮包括涂覆套、转盘和驱动槽,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贯穿转盘并与转盘活动连接,且涂覆套固定连接在转盘的表面,所述驱动槽开设在转盘的上表面,且驱动槽的内侧壁设置有齿牙,所述驱动槽的内壁与齿轮的表面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邱县淮美奇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霍邱县淮美奇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3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雕工艺木料预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木制品防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