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絮凝池浮渣清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5144.8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1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彪;廖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婧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B01D21/18;B01D21/08;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絮凝 浮渣 清理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絮凝池浮渣清理设备。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理比较全面、工作效率较高的絮凝池浮渣清理设备。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絮凝池浮渣清理设备,包括有导轨等;絮凝池本体内左右两侧均开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均栓接有导轨,两个导轨之间设有用于拨动浮渣的浮渣聚集装置,絮凝池本体内前后两侧均设有垃圾收集装置。本发明通过浮渣聚集装置可将浮渣推动至垃圾收集装置上方,垃圾收集装置能够收集浮渣,如此,清理比较全面,且工作效率较高;通过拉动第一拉球可带动两个连接杆向外移动,则无需人们向前拨动前侧的连接杆,然后向后拨动后侧的连接杆,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絮凝池浮渣清理设备。
背景技术
絮凝池是指完成絮凝过程的净水池,絮凝池加入絮凝剂之后,絮凝池内会产生更多的浮渣,为了方便下次使用,需要对絮凝池内浮渣进行清理,现在一般是人们拿着打捞工具将浮渣打捞起来,对浮渣进行清理,如此,清理不够全面,且工作效率较低,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多个人一起打捞,而絮凝池一般比较小,因此可能会对打捞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人们拿着打捞工具将浮渣打捞起来,对浮渣进行清理,如此,清理不够全面,且工作效率较低的缺点,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理比较全面、工作效率较高的絮凝池浮渣清理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絮凝池浮渣清理设备,包括有导轨、浮渣聚集装置和垃圾收集装置,絮凝池本体内左右两侧均开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均栓接有导轨,两个导轨之间设有用于拨动浮渣的浮渣聚集装置,絮凝池本体内前后两侧均设有垃圾收集装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浮渣聚集装置包括有导块、螺母、连接杆、紧固螺栓、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两个导轨上均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导块,左右两侧的导块内侧连接有螺母,前侧的两个螺母顶部设有连接杆,后侧的两个螺母顶部也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左部和右部均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下部位于螺母内,两个连接杆底部均连接有用于拨动浮渣的第一网板,前侧的第一网板前侧连接有两个第二网板,后侧的第一网板后侧也连接有两个第二网板。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防滑螺栓、网框、滑轮、拉线和拉杆,絮凝池本体内前后两侧均开有两个形状为长条形的凹槽,第一滑轨为四个,分设于四个凹槽内,四个第一滑轨内均滑动式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通过防滑螺栓连接有用于收集浮渣的网框,第一滑块上连接有拉线,絮凝池本体顶部前后两侧均栓接有对拉线起导向作用的滑轮,拉线绕过滑轮,前侧的两个滑轮位于前侧的两个凹槽之间,后侧的两个滑轮位于后侧的两个凹槽之间,前侧的两根拉线之间连接有拉杆,后侧的两根拉线之间也连接有拉杆。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连接板、第二滑轨、第二滑块、连杆、第一圆环、第一钢丝绳和第一拉球,左侧的导轨右侧中部和右侧的导轨左侧中部均连接有形状为T形的连接板,两个连接板都与两个第一网板接触,两个连接板之间栓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滑动式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顶部转动式两个用于推动第一网板的连杆,前侧的连杆与前侧的第一网板后侧右部转动式连接,后侧的连杆与后侧的第一网板前侧右部转动式连接,第一钢丝绳连接在第二滑块右侧,对第一钢丝绳起导向作用的第一圆环固接于右侧的连接板顶部,第一钢丝绳穿过第一圆环,第一钢丝绳右端连接有第一拉球。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第二圆环、第二钢丝绳和第二拉球,左侧的连接板顶部连接有第二圆环,第二滑块左侧连接有第二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穿过第二圆环,第二钢丝绳左端连接有第二拉球。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导套、导杆、弹簧和垫板,两个导轨底部前后两侧均固接有导套,导套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导杆,左侧的导杆左端和右侧的导杆右端均连接有用于压住网框的垫板,垫板与网框接触,导杆上绕有弹簧,弹簧一端与导套连接,弹簧另一端与垫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婧,未经廖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51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刮泥机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排渣式压滤器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