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压高强度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5990.X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5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安耐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1/24 | 分类号: | H01G11/24;H01G11/30;H01G11/34;H01G11/40;H01G11/44;H01G11/46;H01G11/86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周志涛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压 强度 电容器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压高强度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热处理产物投入行星球磨机中,在球料比为10:1和转速为300~350r/min的条件下研磨混合40~50min制得研磨混合物,将研磨混合物、氮化硅、碳酸锶、硝酸锌、钛酸铋投入共混机中混合均匀制得预制产物;
(2)将预制产物、甘油三醋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后投入热压机中,在温度为140~150℃和压制压强为0.8~1.0MPa的条件下恒温压制30~40min,压制后投入烧结炉中,在氩气氛围下和温度为1100~1200℃的条件下烧结50~60min即得耐压高强度电容器材料;
所述的热处理产物的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酸性乳液与氯化铝晶体粉末投入烧杯中,将烧杯置于超声振荡仪中,在频率为32~36kHz的条件下振荡1~2h,振荡后向烧杯中滴加质量分数为5~8%的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制得预制溶液,向烧杯中加入铁粉,用搅拌器以300~350r/min的转速混合搅拌1~2h即得混合浆液;
(2)将混合浆液投入抽滤机中抽滤去除滤液,用蒸馏水清洗3~5次,得到反应固体,将反应固体投入管式炉中,向管式炉内持续通入氮气,将管式炉内温度升高至105~115℃,预热60~80min,预热后将管式炉内温度升高至500~550℃,高温煅烧50~60min制得热处理产物;
所述的酸性乳液的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竹片与木屑投入烘箱中,在温度为70~80℃的条件下干燥2~3h,干燥后研磨成粉末过50目筛制得干燥混料,将干燥混料与水投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密闭,升高反应釜内温度至120~130℃,恒温静置100~120min,制得反应浆液;
(2)向反应釜中滴加质量分数为6~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0~11,用搅拌器以600~700r/min的转速混合搅拌50~60min,将反应釜内气压升高至0.8~1.2MPa,温度升高至90~100℃,恒温恒压静置2~3h,静置后滴加质量分数为20~25%的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4~5,制得酸性乳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压高强度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研磨混合物为8~10份、氮化硅为0.5~0.7份、碳酸锶为1.1~1.3份、硝酸锌为1.0~1.4份、钛酸铋为0.3~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压高强度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预制产物为10~12份、甘油三醋酸酯为1.2~1.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0.3~0.6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2~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压高强度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处理产物的具体制备步骤(1)中所述的酸性乳液与氯化铝晶体粉末的质量比为1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压高强度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处理产物的具体制备步骤(1)中所述的向烧杯中加入的铁粉的质量为预制溶液质量的5~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压高强度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性乳液的具体制备步骤(1)中所述的竹片与木屑的质量比为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压高强度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性乳液的具体制备步骤(1)中所述的竹片为毛竹、罗汉竹、方竹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所述的木屑为松木、杨木、桃木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压高强度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性乳液的具体制备步骤(1)中所述的干燥混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安耐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安耐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59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