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采样杆双通道大气颗粒物监测仪的驱动机构及监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6163.2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1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生;杜亚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福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1/24;G05D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 双通道 大气 颗粒 监测 驱动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采样杆双通道大气颗粒物监测仪的驱动机构及监测仪,驱动机构包括:布置箱内的固定板、滤带和走纸机构,固定板将机箱分为外侧单元和内侧单元,在固定板朝向外侧单元的侧壁上固定所述滤带和走纸机构;走纸机构上卷绕有滤带,用于承托滤带并使滤带在监测仪的进气口和检测机构之间往复移动;驱动机构还包括一通道体和抬落装置,该通道体罩于进气口和检测装置外部。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由于采用爪极电机驱动,使采样管能够按照实际要求自动进行上升与下降,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驱动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单采样杆双通道大气颗粒物监测仪的驱动机构及监测仪。
背景技术
β射线法PM10在线监测仪是我国目前测量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监测仪器之一。在监测过程中,校准、采样、计数与输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在这些环节中,有时需要采样杆上升,有时需要采样管下降。目前采样杆的升降操作不便,升降精确度不能很好的控制,因此设计操作方便,升降精确度高的在线监测仪采样杆的升降装置成为企业的一种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采样杆双通道大气颗粒物监测仪的驱动机构及监测仪,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样杆升降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单采样杆双通道大气颗粒物监测仪的驱动机构,包括:布置箱内的固定板、滤带和走纸机构,所述固定板将机箱分为外侧单元和内侧单元,在所述固定板朝向外侧单元的侧壁上固定所述滤带和走纸机构;所述走纸机构上卷绕有滤带,用于承托滤带并使滤带在所述监测仪的进气口和检测机构之间往复移动;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一通道体和抬落装置,该通道体罩于进气口和检测装置外部;所述抬落装置包括安装座和升降装置,通道体一端紧贴固定板,在通道体上朝向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缺口,采样杆位于缺口内,采样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升降装置固接,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所述安装座带动所述采样杆沿缺口上下移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升降装置包括连接在固定板上的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三电机,及嵌入所述安装板内且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直线导轨;所述固定板是通过若干个垫柱与所述安装板的连接,所述安装座穿过固定板与所述直线导轨的滑块相连。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道体上设有横向方孔和横向缝隙,横向缝隙底面上设有滤带,采样杆下部的出气端紧贴滤带,通道体在横向缝隙的底面还设有气体通道,该气体通道与气泵相连。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采样杆外设置一凸块120,在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紧靠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的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位于相同高度,该第一位置传感器与上述凸块120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安装座的同一侧。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抬落装置内还可包括抬升控制系统,该抬升控制系统包括采集器、处理器、显示设备,所述采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相连,用于采集基础高度和标定点高度;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显示设备和所述第三电机。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包含有无线模块,通过所述无线模块与外部无线设备相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机采用爪极电机。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或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选用光电式传感器、电涡流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中的一种。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走纸机构包括:第一滤带机构和第二滤带机构;所述第一滤带机构包括承托滤带的第一端轮和用于放出卷滤带的第一带盘,第一带盘的转轴穿过所述固定板并与安装在机箱内侧单元的第一电机相连,所述第二滤带机构包括承托滤带的第二端轮和用于收集滤带的第二带盘,所述第二带盘的转轴穿过所述固定板并与安装在机箱内侧单元的第二电机相连;所述采样杆的出气端靠近所述第一带盘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福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福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61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