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腹部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6284.7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0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杨雪梅;罗群;苟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10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部 外科 术后 防护 护理 装置 | ||
一种腹部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垫主体、上肢约束垫,护理垫主体上开有通长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上方固定有弧形支被架,弧形凹槽的弧面中部开有防护槽,防护槽的槽口上方固定有滑动支撑架;护理垫主体上固定有插座和铰接座,上肢约束垫包括第一上肢约束垫和第二上肢约束垫,弧形支被架由一对弧形拱圈和两端固定于弧形拱圈上的连接杆组成,弧形拱圈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铰接片,铰接片插入护理垫主体一侧的铰接座上,弧形拱圈的另一端部插入护理垫主体另一侧的插座的插孔中;滑动支撑架由固定杆、推拉杆、铰接件和操作杆组成。该装置可对患者在各种睡姿下对患者的腹部手术切口部位进行防压防护,保护更加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部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腹部外科术后伤口在胸部下方处,病人盖设被子以及睡眠过程中容易压迫伤口,容易使伤口再次破裂。目前也仅仅是通过在伤口上盖设纱布的方式进行基本防护,还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720537674.4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肝胆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包括一对保护组件,保护组件包括夹紧件,夹紧件包括调节部,调节部下端一侧上一体成型有限制部一和限制部二,限制部一和限制部二的一端与调节部为一体,限制部一和限制部二另一端之间卡接有限制板,限制部一和限制部二之间形成限制腔,调节部的另一侧上滑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调节部上,伸缩杆的另一端固连有伸缩板,伸缩板的上端一侧固连于伸缩杆,两保护组件中的伸缩板上端之间卡接有上伸缩卡板。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被子放置于夹紧件上方时,被子极易发生中部沉陷而压在患者的伤口上;(2)该装置仅适用于睡姿较好的患者且只能平躺时使用,当患者在翻身侧卧以及俯卧时,该装置则难以保护患者的伤口切口部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腹部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该装置可对患者在各种睡姿下对患者的腹部手术切口部位进行防压防护,保护更加全面;同时该装置可对被子进行支持,在保温、保暖的同时可防止被子对切口部位造成压迫而影响切口部位的愈合进程。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腹部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垫主体,护理垫主体的前、后两侧面固定有上肢约束垫,护理垫主体上开有通长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上方固定有弧形支被架,弧形凹槽的弧面中部开有防护槽,防护槽的槽口上方固定有滑动支撑架;
所述的护理垫主体的前、后两顶面上分别固定有插座和铰接座,护理垫主体的底部的前、后两侧面对称开有非贯通的插槽,护理垫主体的右侧面开有与插槽贯通的滑道,防护槽的前、后槽壁上开有滑槽;
所述的上肢约束垫包括固定于护理垫主体后侧面的第一上肢约束垫和固定于护理垫主体前侧面的第二上肢约束垫,第一上肢约束垫和第二上肢约束垫的结构相同,第一上肢约束垫的顶面开有约束凹槽且约束凹槽上方固定有尼龙约束带,第一上肢约束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板,插板的端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栓,插板插入护理垫主体的插槽中且螺栓从滑道中伸出,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将第一上肢约束垫固定于护理垫主体上;
所述的弧形支被架由一对弧形拱圈和两端固定于弧形拱圈上的连接杆组成,弧形拱圈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铰接片,铰接片插入护理垫主体一侧的铰接座上,弧形拱圈的另一端部插入护理垫主体另一侧的插座的插孔中;
所述的滑动支撑架由固定杆、推拉杆、铰接件和操作杆组成,固定杆固定于防护槽的左侧槽壁上,左端的一对推拉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和铰接件铰接,中间部分的推拉杆相互交叉且其两端与铰接件通过铆钉铰接,铰接件呈Y字型,铰接件的两个分叉部分别与两个推拉杆铰接,铰接件的直通部插入防护槽的滑槽中,右端的一对推拉杆的端部与操作杆的两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的尼龙约束带的两端与第一上肢约束垫尼龙粘贴,尼龙约束带的数量为3个且等间距设置于第一上肢约束垫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62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医疗护理床
- 下一篇:一种视网膜脱落手术康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