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鞋底及其具有这种鞋底的鞋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7406.4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1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保罗·伦纳德·迈克尔·史密斯;詹姆斯·塔瑞尔;安格斯·沃德洛;海科·施拉布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迪达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A43B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段晓玲;王蕊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鞋底 及其 具有 这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的鞋底,尤其是运动鞋的鞋底,以及具有这种鞋底的鞋。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鞋的鞋底,尤其是运动鞋的鞋底,其包括缓冲元件和保护元件。此处,所述鞋底包括第一局部区域和第二局部区域,其中所述缓冲元件在第一局部区域具有比在第二局部区域中更大的硬度,并且其中,当鞋底踩踏在地面上时,保护元件在第一局部区域中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比在第二局部区域中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8月11日、申请号为201510490042.2、发明名称为“一种鞋底及其具有这种鞋底的鞋”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的鞋底,尤其是运动鞋的鞋底,以及具有这种鞋底的鞋。
背景技术
鞋底的设计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多种不同特性的鞋,所述特性依据鞋的种类的不同角度被研发。
首先,鞋底典型地包含保护功能。鞋底通过增强其与鞋帮有关的硬度使足部免受伤害,例如由于穿着者踩踏在尖锐的物体上。而且,典型地鞋底通过增强耐磨性来应付过度使用。此外,鞋底可以增加鞋在各种地面上的抓地力,并且因此有助于更快的运动。这些功能,例如可以由外底提供。
鞋底进一步要提供的功能可以是在步态周期中足部的稳定性。此外,鞋底可以具有缓冲效果,例如,在鞋受地面冲击期间吸收力的作用,其中有利的是,如果能量由鞋底的变形而消耗,至少部分地返回至穿着者的足部,且因此并没有消失。这种功能,例如,由中底提供。
为此目的,例如,DE102012206094A1和EP2649896A2中所描述的鞋底和用于制造它们的方法包括任意布置的发泡材料的颗粒,尤其发泡材料为膨胀的热塑性聚氨酯(eTPU),其突出的性能是能够将特别高的能量返回至穿着者的足部。此外,WO2005/066250A1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鞋的方法,其中鞋帮基于发泡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与鞋底胶粘连接。
然而,传统的鞋底的缺点在于,它们通常分别包含统一设计的中底或外底,并且其不能充分的适合于在鞋底上的不同加载动作和在不同步态周期中的穿着者的肌肉骨骼系统。
从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改良的鞋的鞋底,尤其是运动鞋的鞋底,其更充分的适合于应付步态周期中加载的发生和作用于鞋底上的动作以及穿着者的肌肉骨骼系统。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目的至少部分通过鞋的鞋底来实现,尤其通过运动鞋的鞋底,所述鞋底包括缓冲元件和保护元件。在此,鞋底包括第一局部区域和第二局部区域,其中所述缓冲元件在第一局部区域中具有比在第二局部区域中更大的硬度,并且其中,当鞋底踩踏在地面上时,缓冲元件在第一局部区域内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于在第二局部区域内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步态周期的不同阶段是以在鞋的鞋底上和在穿着者足部上和穿着者肌肉骨骼系统上的不同加载为特征的。在足部受到冲击的过程中,例如,会有很大的冲击力,其应通过鞋底来被缓冲和被缓解,从而避免由于肌肉骨骼系统的应变过度而造成伤害。另一方面,在蹬地期间,足部应得到支撑,从而达到这样的效果,即穿着者所使出的力可以尽可能直接的传送至地面,从而有利于动态的蹬地。为此目的,鞋底在主要发生蹬地的鞋底区域不应该太“软”,并且其应确保良好的抓地和充分稳定穿着者的足部。
这个需求可以通过本发明具有第一局部区域的鞋底来达到,所述第一局部区域具有增加的硬度并且与地面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其被设置在鞋底的某一区域,在该区域中蹬地主要发生在步态周期的后期,并且因此有利于动态的蹬地。例如,第一局部区域可延伸至鞋底的内侧从而增加触地面积,并且由于与地面的较大接触面而稳定。
第二局部区域可以具有较小的硬度,另一方面,第二局部区域被设置在冲击期间足部主要接触地面的鞋底区域中,由于减低了硬度,冲击力至少可以部分地被吸收或被缓冲。例如,第二局部区域可以在鞋底的外侧上延伸,足部受到冲击期间这个区域与地面发生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迪达斯股份公司,未经阿迪达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74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