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能的超声雾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7473.6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2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华健;宋雪峰;曾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健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成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陶瓷片 圆锥形内腔 金属基片 固定座 超声雾化装置 连接件 外壳体 底盖 聚能 容纳 加热工作方式 能量转化效率 外壳体上部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回收利用 向上延伸 压电陶瓷 上端套 上盖体 过热 机身 上套 雾化 零部件 体内 保证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能的超声雾化装置,其中,包括外壳体、在外壳体内设有向上延伸到外壳体上部外的圆锥形内腔、在圆锥形内腔上端套接有的连接件、在连接件上连接有的上盖体、在圆锥形内腔底部上依次设有的金属基片和压电陶瓷片、在压电陶瓷片下方设有容纳金属基片,压电陶瓷片和圆锥形内腔的固定座,及在固定座上套接有容纳固定座且与外壳体连接的底盖;所述的底盖上设置有分别与压电陶瓷片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本发明具有采用非加热工作方式,解决了机身过热的问题;使液体更易雾化,提高了能量转化效率;同时保证了金属基片和压电陶瓷等零部件更易被回收利用,还有便于日常的维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能的超声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雾化器的主要应用方式是将含有尼古丁等成分的烟油转变成雾气后,给用户吸用的一种雾化产品。它替代了传统的烟草吸用方式,使烟民逐渐减少对烟草型香烟的依赖,最终达到戒烟的目的。电子烟比传统烟草的优势还在于:电子烟不会产生明火,因此它更加安全,降低了火灾的隐患;电子烟本身不需要燃烧,不会产生烟灰和烟蒂,更加环保;电子烟不产生二手烟,不会对周围人群造成伤害。现在市面上的电子烟产品通常是采用加热与超声雾化结合的方式,即在超声雾化前通过加热丝将液体加热到临近雾化状态,从而使液体更容易被超声雾化片打散变成雾化颗粒。然而当加热丝温度过高时,由于雾化器通常体积小、内部结构紧凑,使得热量很难散去,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机身发烫,这对使用者存在潜在危害。而且,市面上的超声雾化片通常是由金属基片和压电陶瓷片通过焊接剂或胶粘剂牢固连接成一体的,加工难度大,使用不慎时金属基片易被破孔,当破孔后整个超声雾化片很难再被回收利用,同时日常维护更换也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非加热工作方式,解决了机身过热的问题;使液体更易雾化,提高了能量转化效率;同时保证了金属基片和压电陶瓷等零部件更易被回收利用,还有便于日常的维护的聚能的超声雾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聚能的超声雾化装置,其中,包括外壳体、在外壳体内设有向上延伸到外壳体上部外的圆锥形内腔、在圆锥形内腔上端套接有的连接件、在连接件上连接有的上盖体、在圆锥形内腔底部上依次设有的金属基片和压电陶瓷片、在压电陶瓷片下方设有容纳金属基片,压电陶瓷片和圆锥形内腔的固定座,及在固定座上套接有容纳固定座且与外壳体连接的底盖;所述的底盖上设置有分别与压电陶瓷片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盖体包括圆柱形半封闭的盖子、在盖子的顶端上设有与盖子内部相通的吸气孔、在盖子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向上收缩的斜面凹位,及在斜面凹位两侧的盖子上分别设有与盖子内部相通的进气孔。连接件包括在盖子内设有的连接柱、在连接柱上设有与吸气孔连通且为中通的直导气孔、在连接柱对应进气孔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与进气孔连通的侧导气孔、在连接柱下部套有与圆锥形内腔连接的阶梯管,及在阶梯管内的连接柱下端直导气孔上设有向圆锥形内腔内部延伸的内管。直导气孔、侧导气孔和内管三者相互连通。圆锥形内腔与外壳体内部之间形成储烟油用的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底部的圆锥形内腔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引导烟油流到压电陶瓷片上的导液孔。环形腔上方的外壳体上设置有与上盖体配合工作的注油口机构。上盖体、连接件和圆锥形内腔三者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注油口机构包括在连接件与圆锥形内腔之间的外壳体内壁上设有的环形底盖、在环形底盖与外壳体上部形成的容纳腔、在环形底盖的两侧上分别对称设有与圆锥形内腔相通的第一注油孔、在环形底盖上设有形状和大小与环形底盖相同的硅胶垫,及在上盖外围上设有与外壳体连接的环形面盖。硅胶垫上设置有形状、大小和位置与第一注油孔相对应的第二注油孔;环形面盖上设置有形状、大小和位置与第一注油孔和第二注油孔相对应的第三注油孔。注油孔关闭:上盖体、连接件和圆锥形内腔三者连同环形面盖一起转动后,第三注油孔与第一注油孔和第二注油孔分离时,即不正对于同一孔位,注油口机构关闭注油;注油孔打开:若是第三注油孔与第一注油孔和第二注油孔处于孔位正对时,第三注油孔与圆锥形内腔相通,注油口机构关闭注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电陶瓷片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硅胶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健,未经华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74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能雾化器
- 下一篇:用于存放电子烟和为电子烟再充电的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