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平面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网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8884.7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1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 | 分类号: | H04L41/06;H04L43/0823;H04L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平面 故障 检测 方法 装置 网关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平面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网关设备。该方法包括:统计预设时间段内第一会话表项的第一数量,所述第一会话表项为所述网关设备接收到第一主机发送的RST报文时,与所述RST报文对应的老化会话表项,所述RST报文通过所述网关设备的第一接口转发至第二主机;若所述第一数量达到预设的数量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口所归属网络的数据平面故障。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无需额外发送探测报文,因此,可节约网络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平面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网关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网络普遍支持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控制平面故障,比如,链路故障、节点故障,会触发控制平面路由收敛,从而保证正常通信。若控制平面正常而数据平面故障,比如,转发性能大幅下降,同样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因此,需要对数据平面的故障进行检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通信质量。
目前,针对数据平面的故障检测,主要通过发送探测报文来实现。比如,网关设备通过接口向目标设备发送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英文:Internet Control MessageProtocol,简称:ICMP)请求报文,目标设备基于ICMP请求报文回复ICMP响应报文。网关设备根据接收ICMP响应报文的时间,计算到目标设备的响应时间,从而确定该接口所归属网络的数据平面的性能。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现有数据平面故障检测,需要额外发送与业务无关的探测报文,占用网络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数据平面故障检测占用网络资源的问题,提出一种数据平面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网关设备,用以节约网络资源。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平面的故障检测方法,应用于网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统计预设时间段内第一会话表项的第一数量,所述第一会话表项为所述网关设备接收到第一主机发送的重置(英文:Reset,简称:RST)报文时,与所述RST报文对应的老化会话表项,所述RST报文通过所述网关设备的第一接口转发至第二主机;
若所述第一数量达到预设的数量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口所归属网络的数据平面故障。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第一数量达到预设的数量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口所归属网络的数据平面故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第一会话表项包括的第一源IP地址;
在达到预设时间段时,统计所述第一源IP地址的第二数量;
获取所述第一接口上所有会话表项包括的第二源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源IP地址和所述第二源IP地址,统计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已建立会话表项的主机的第三数量;
根据所述第二数量和所述第三数量,确定发送RST报文的主机的占比;
所述若所述第一数量达到预设的数量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口所归属网络的数据平面故障,包括:
若所述第一数量达到预设的数量阈值,且所述占比达到预设的比例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口所归属网络的数据平面故障。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第一数量达到预设的数量阈值,且所述占比达到预设的比例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口所归属网络的数据平面故障,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接口的发包流量;
若所述第一数量达到预设的数量阈值,所述占比达到预设的比例阈值,且所述发包流量未达到预设的流量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口所归属网络的数据平面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88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