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及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8885.1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6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杨贝;谢郦卿;黄之敏;张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085 | 分类号: | H02H7/085;H02K11/27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顾正超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压缩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和压缩机,所述电机具有保护机制,所述保护机制通过与所述电机的主绕组及副绕组相连的保护器来实现,当所述电机应用于压缩机时,可避免因压缩机的启动继电器发生失效而导致电机副绕组容易被烧毁。另外,所述电机不仅可用于采用电容启动方式启动的压缩机,也可以用于有需要单独保护电机副绕组的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机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单相电源压缩机均采用电容运转(PSC)的启动方式,当碰到由于电机启动力矩不足压缩机无法正常启动时,通常是在运行电容上并联一个启动电容,用于增加启动力矩以提高压缩机的启动性能,这种使得压缩机正常启动的方式称为电容启动运转(CSR)方式。CSR方式中启动电容的通断则是通过启动继电器来控制,当压缩机完全启动之后,通过启动继电器切断启动电容。
目前,现有技术中这种启动方式的热过载保护器通常接在压缩机电机主副绕组的公共端,其通断主要由电机公共端电流控制,启动继电器若能正常工作,则热过载保护器可以保护压缩机,但当压缩机电源较低时,启动继电器存在低电压黏连的现象,这样启动电容无法从电路中断开,就相当于启动电容变成了运行电容,这样会使得压缩机线圈电流及绕组温度增大,而一般的,副绕组漆包线线径较细,对电流更加的敏感,这样的情况下副绕组很容易烧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机和压缩机,以解决现有电机的副绕组容易被烧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主绕组和副绕组,所述主绕组和所述副绕组相连形成一公共端,所述电机还包括第一保护器和第二保护器,所述第一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小于所述第二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当流经所述副绕组的电流达到所述第一保护器的动作电流时,所述第一保护器使得所述副绕组断电,当流经所述主绕组的电流达到所述第二保护器的动作电流时,所述第二保护器使得所述主绕组断电。
可选地,在所述的电机中,所述第一保护器接入所述副绕组和所述公共端之间;所述第二保护器接入所述主绕组和所述公共端之间。
可选地,在所述的电机中,所述第一保护器包括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一加热丝,所述第二保护器包括第二双金属片和第二加热丝,所述第一保护器通过所述第一加热丝与所述副绕组相连;所述第二保护器通过所述第二加热丝与所述主绕组相连。
可选地,在所述的电机中,,所述第一保护器接入所述副绕组和所述公共端之间;所述第二保护器通过所述公共端分别与所述主绕组及所述第一保护器相连。
可选地,在所述的电机中,所述第一保护器包括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一加热丝,所述第二保护器包括第二双金属片和第二加热丝,所述第一保护器通过所述第一加热丝与所述副绕组相连;所述第二保护器通过所述第二加热丝与所述公共端相连。
可选地,在所述的电机中,所述电机还包括一机壳,所述主绕组和所述副绕组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一保护器和所述第二保护器设于所述机壳内或设于所述机壳外。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主绕组和副绕组,所述电机还包括第三保护器,当流经所述主绕组的电流或流经所述副绕组的电流达到所述第三保护器的动作电流时,所述第三保护器使得所述主绕组和所述副绕组断电。
可选地,在所述的电机中,,所述第三保护器包括第三双金属片以及与所述第三双金属片相连的两个加热丝,所述第三保护器的一所述加热丝与所述主绕组相连,另一所述加热丝与所述副绕组相连。
可选地,在所述的电机中,所述电机还包括一机壳,所述主绕组和所述副绕组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三保护器设于所述机壳内或设于所述机壳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启动继电器、运行电容、启动电容及一如上所述的电机;
所述运行电容用于所述电机的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8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