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读写器及载波相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9127.1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3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史佳;徐晔;丁佳蒙;李金堂;钱美新;李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彰旗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高彦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读写 载波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射频读写器及矢量调制载波相消方法,包括: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射频读写器的接收链路中存在来自其发射链路的载波信号功率泄漏时,输出载波相消控制信号;矢量调制载波相消模块,耦接所述控制模块且耦接于所述发射链路及接收链路,用于在接收到载波相消控制信号时,根据所述载波相消控制信号所确定的载波相消参数调制取自该发射链路的射频发射信号形成泄漏抵消信号,以用于抵消泄漏到所述接收链路中的该载波信号。本申请解决了由于载波泄漏过大会导致接收机饱和,影响接收链路的噪声和灵敏度,进而影响读写器读写标签的效果及距离的问题,通过消除或者是降低了泄漏到接收链路中的载波功率,使得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读写器及矢量调制载波相消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是利用射频信号空间耦合来实现识别目标并获取目标数据的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最重要的优点是非接触识别,并且具有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等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还能够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标签本身具有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抗污染能力强、可重复使用、数据的记忆容量大和可以加密等优点。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日趋广泛,如食品安全溯源、图书借还系统、门禁系统、仓储管理、停车场管理系统、交通监控管理等等众多领域。曾有专家指出,RFID技术有可能成为继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之后的又一项影响全球经济与生活的新技术。
RFID电子标签根据获取能量来源方式的不同分为:有源、无源、半有源半无源等三种电子标签。有源电子标签又称主动标签,标签的工作电源完全由内部电池供给,同时电子标签与阅读器通讯所需的射频能量也是由电池提供;标签读/写距离较远,外型尺寸较大、较厚、较重,成本高,应用领域受限,且电池不能长久使用,能量耗尽后需更换电池。半有源电子标签又称半主动式标签,电池仅对标签内维持数据的电路供电;标签未进入工作状态前,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相当于无源标签;当标签进入阅读器的读出区域时,受到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激励,进人工作状态;标签的优缺点与有源标签基本一样。无源电子标签又称被动式标签,没有内装电池,标签从阅读器发出的射频能量中转化一部分能量为其工作所需的电源;标签具有外型小巧,轻,薄,安装方便,成本很低并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适用各种使用场合,可做到免维护。另外超高频RFID(国际标准ISO18000-6C规定了860-960MHz的工作频段)相对于高频13.56MHz及其低频125KHz其工作波长较短,天线尺寸小巧灵活,应用灵活,因此超高频的无源标签和读写器成为近年来物联网领域发展的重点方向。
由于无源RFID标签是靠读写器发射的射频信号供电并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这就需要射频发射链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耦合电路的隔离度以及天线驻波受实际器件的影响使得一部分载波信号功率泄漏到接收链路中,而标签散射返回的信号频率与载波信号频率非常接近,载波泄漏过大会导致接收机饱和,影响接收链路的噪声和灵敏度,进而影响读写器读写标签的效果及距离。
申请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读写器及矢量调制载波相消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耦合电路的隔离度以及天线驻波受实际器件的影响使得一部分载波信号泄漏到接收链路中,而标签散射返回的信号频率与载波信号频率非常接近,载波泄漏过大会导致接收机饱和,影响接收链路的噪声和灵敏度,进而影响读写器读写标签的效果及距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射频读写器,包括: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射频读写器的接收链路中存在来自其发射链路泄漏的载波信号时,输出载波相消控制信号;矢量调制载波相消模块,耦接所述控制模块且耦接于所述发射链路及接收链路,用于在接收到载波相消控制信号时,根据所述载波相消控制信号所确定的载波相消参数调制取自该发射链路的射频发射信号形成泄漏抵消信号,以用于抵消泄漏到所述接收链路中的该载波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彰旗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彰旗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9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