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0407.4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3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关喜亮;今村健广;赤松亮;吉田秀幸;山下博士;冈泽俊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16 | 分类号: | H02K1/16;H02K3/2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国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汇流条 中性点 转子 旋转电机 排出制冷剂 制冷剂供应 线圈端部 冷却管 壳体 冷却定子线圈 温度传感器 收纳 定子铁芯 定子线圈 对置配置 内部设置 上线圈 有向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省去实施用于在中性点汇流条上设置温度传感器的特殊处理的劳力和时间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1)具备转子(20)、与该转子对置配置的定子(30)、收纳转子和定子的壳体(40)。在定子的定子线圈(50)中多个相的线圈通过中性点汇流条(60)连接,并且中性点汇流条(60)设置在线圈端部(52)上线圈端部(52)从定子铁芯(31)的一端面(31a)沿轴方向突出。在壳体(40)的内部设置有冷却定子线圈(50)的冷却管(70),并且在冷却管(70)中设置有向线圈端部(52)排出制冷剂(R)的第1制冷剂供应孔(71)和向中性点汇流条(60)排出制冷剂(R)的第2制冷剂供应孔(7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搭载于电动车辆的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在旋转电机中,向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定子线圈的线圈端部供应制冷剂而进行冷却。此外,用温度传感器检测定子线圈的温度,如果检测温度上升到规定温度,则进行切断向定子线圈的通电等的控制。
温度传感器安装于用于将U相、V相和W相的各相的线圈电连接的中性点汇流条。关于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已知有将中性点汇流条的端部弯折成U字形,并且将温度传感器夹持在该U字形的弯折部中而进行保持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31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安装温度传感器,需要进行将中性点汇流条的端部弯折成U字形的特殊处理,这需要相当大的劳力和时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省去对中性点汇流条实施特殊处理的劳力和时间的旋转电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其具备:
转子;
与该转子对置配置的定子,该定子包括定子铁芯以及安装于该定子铁芯的定子线圈;以及
壳体,其收纳所述转子以及所述定子,其中,
在所述定子线圈中,多个相的线圈通过中性点汇流条连接,
所述中性点汇流条设置在线圈端部上,该线圈端部从所述定子铁芯的一端面沿轴方向突出,
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所述定子线圈的冷却管,
在该冷却管上设置有向所述线圈端部排出制冷剂的第1制冷剂供应孔和向所述中性点汇流条排出制冷剂的第2制冷剂供应孔。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冷却管上设置有向线圈端部排出制冷剂的第1制冷剂供应孔和向中性点汇流条排出制冷剂的第2制冷剂供应孔,因此,能够通过一根冷却管冷却线圈端部和中性点汇流条。特别是,由于中性点汇流条易于达到高温,因此通过利用制冷剂直接冷却中性点汇流条,能够抑制中性点汇流条的发热。由此,由于没有必要将温度传感器保持在中性点汇流条上,因此能够省去对中性点汇流条实施特殊处理的劳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旋转电机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旋转电机
20 转子
30 定子
31 定子铁芯
31a 一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04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