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涂型钢丝绳表面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0559.4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0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先会;张军;陈秀建;刘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30/06;C10N30/12;C10N30/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10002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涂 型钢 表面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喷涂作业的钢丝绳表面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组合物的成分和百分含量如下:普通钢丝绳表面脂25.0%~67.0%;黏附性改进剂1.4%~5.2%;助分散剂1.2%~5.4%;稀释剂5.3%~13.4%;润湿流平剂0.1%~1.0%;气雾推进剂25.0%~50.0%。所得产品气味低,脂膜光滑、均匀、平整,具有良好的黏附性、抗盐雾性、耐低温性和减磨性。特别适用于运行中或维护保养时钢丝绳的润滑和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喷涂作业的钢丝绳表面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钢丝绳表面脂外观呈半固体状,主要用于涂覆工程机械、港口机械、矿山机械、电梯等机械设备的钢丝绳表面,起到润滑和防护作用。钢丝绳的涂覆,在钢丝绳生产企业是利用加热装置将表面脂加热至110~140℃温度下融化至流体,然后通过喷涂、浸涂等方式,再使表面脂涂覆于钢丝绳表面。上述涂脂方式,适合于钢丝绳在批量加工过程中,且具备大型加热装置的生产现场实施操作。
钢丝绳作为起重、吊装的承重材料,对于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强化使用中的润滑管理、弥补运转时润滑缺陷是克服钢丝绳出现断丝、变形、磨损等事故的重要手段。各类机械设备所配置的钢丝绳,长度从几十米到数百米甚至更长,钢丝绳在使用运转中需要定期维护保养。若仅仅是局部缺少润滑材料时,使用普通钢丝绳表面脂因呈半固体状而无法实现涂覆操作,而采用将其加热融化后涂覆在现场又缺少必要的条件及措施,同时也极易造成烫伤等安全事故。同时,因机械设备庞大在高空或狭窄区域作业,进行涂覆操作也十分不便利。对于工程机械、港口机械、矿山机械、电梯等机械设备来说,在运行或维护保养过程中进行钢丝绳的润滑和防护时,选用喷涂型表面脂则具有更加实用、便捷和安全的特点,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涂敷效率。
普通钢丝绳表面脂是以蜡膏、石蜡、地蜡等石油蜡,通过稠化抽出油等基础油而得半固体膏状物。将其经过稀释剂和助分散剂的稀释分散后,得到半流体状的物料。在气雾推进剂高压作用下,即可以实现对上述半流体物料的雾化。气雾剂挥发后,在钢丝绳表面可以获得一层粘稠的保护脂膜。
对于喷涂型钢丝绳表面脂来说,要求气味低,喷涂后所形成的脂膜外观应达到光滑、均匀、平整,同时还具有优良的黏附性、抗盐雾性、耐低温性和减磨性。而现有技术产品存在气味大、脂膜粗糙不连续,黏附性、抗盐雾性、耐低温性和减磨性差等问题。
在普通钢丝绳表面脂的基础上,进一步复配黏附型改进剂、助分散剂、稀释剂和流平润湿剂制得半成品,再罐装气雾推进剂后而得到一种性能优良、操作简便的喷涂型钢丝绳表面脂,尚无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设备钢丝绳在运行或维护保养过程中,进行喷涂作业的钢丝绳表面脂。
本发明提供的喷涂型钢丝绳表面脂组合物,以组合物总重为基准,各组分及百分含量为:
优选组合物总重为基准,各组分含量为:
本发明提供的喷涂型钢丝绳表面脂组合物,所述普通钢丝绳表面脂为符合NB/SH/T 0387-2014标准要求的市售工业品,要求滴点≥65℃。
本发明提供的喷涂型钢丝绳表面脂组合物,所述黏附型改进剂是由市售丙烷沥青和市售苯乙烯-乙烯/丁二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简称SEBS)组成,两者适宜添加比例为9:1~6:4,其中丙烷沥青要求软化点≥65℃,苯乙烯-乙烯/丁二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要求软化点≥95℃。
本发明提供的喷涂型钢丝绳表面脂组合物,所述助分散剂是由市售司苯-80和市售碱性重烷基苯磺酸钙组成,两者适宜添加比例为7:3~5:5,其中司苯-80要求酸值≤8mgKOH/g,碱性重烷基苯磺酸钙要求碱值≥200mgKOH/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05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