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氧化菱角酸奶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0669.0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2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强;郑清;王潇潇;王爽;马占文;陈宝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分类号: | A23C9/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奶 菱角 抗氧化 风味食品 美容养颜 生活需求 物料混合 益气健脾 预发酵 灭菌 剥壳 后熟 榨汁 制备 抗癌 发酵 减肥 清凉 健康 | ||
一种抗氧化菱角酸奶的制备方法为:对挑选过的二角菱进行剥壳、预发酵、预熟、榨汁、物料混合、灭菌、发酵、后熟等一系列操作后制成抗氧化菱角酸奶。这种抗氧化菱角酸奶既具有一般酸奶清凉、爽口的特征,又能起到益气健脾、抗癌减肥、美容养颜等功效,迎合了当今人们追求绿色、有机、营养、健康、特殊滋味的风味食品的趋势,能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抗氧化菱角酸奶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菱角是一种菱科,菱属。又名腰菱、水栗、菱实,味甘、凉、无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一般栽种于温带气候的湿泥地中,如池塘、沼泽地。气候不宜过冷,最佳在25摄氏度到36摄氏度。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菱角能补脾,强股膝,健力益气,有益胃肠,可解内热,对老年人有很大益处,同时还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等功效,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菱角的烹饪食品有,菱粉糕、烧草菇番茄、菱烧豆腐、红菱汁、葱香菱角、水煮菱角、菱角焖排骨等;菱角的加工食品有,菱角酱、菱角凉皮、菱角罐头、菱角粉、菱角醋等。
酸奶是以牛奶为主要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添加有益菌发酵,最后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目前市场上酸奶制品主要有凝固型酸奶、搅拌型酸奶和添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酸奶等。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优点,而且还含有对人体肠道有益的益生菌,具有特殊的风味,是人们所喜爱的营养保健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良好保健功能的风味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便、成本低廉、风味独特的抗氧化菱角酸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步骤一,将新鲜肥嫩、无病虫害、无伤烂的二角菱浸入水中,取浮在水面上的二角菱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剥壳。
步骤二,将菱角壳切块后进行破壁处理,时间为3~5min,后转移至发酵罐,加入其质量0.5~1.0倍的蜂蜜,继续加入菱角壳与蜂蜜质量和0.2%~0.5%的纤维素酶和3%~6%的双歧杆菌,混匀后常温发酵8~15d,过滤得到预发酵液。
步骤三,将菱角肉完全浸入水中,以75℃~95℃煮10~20分钟。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的菱角肉以料液比为1:0.5~1:1.5放入九阳榨汁机榨汁15~20分钟后,再将所得汁液通过JM-130F 分体立式胶体磨细磨得到菱角汁。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的菱角汁以20%~ 40%添加到牛乳中,再加入6%~ 9%的蔗糖、0.3%~0.5%的蔗糖脂肪酸酯、1%~ 1.5%的分子蒸馏单甘脂,均质。
步骤六,将混合后的物料水浴加热到72℃~76℃,持续15分钟。
步骤七,将步骤二所得的预发酵液以10%~20%的量添加到物料中;再将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以1:1~1:2混合,用其量3~5倍的无菌水进行活化,再将活化后的菌液以0.5%~1%添加步骤六所得的混合物料,搅拌均匀,控制温度42℃,发酵4 h~6 h。
步骤八,将步骤七所得的的混合物料于0℃~6℃保存12 h,即得抗氧化菱角酸奶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步骤一,将新鲜肥嫩、无病虫害、无伤烂的二角菱浸入水中,取浮在水面上的二角菱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剥壳。
步骤二,将菱角壳切块后进行破壁处理,时间为3min,后转移至发酵罐,加入其质量0.5倍的蜂蜜,继续加入菱角壳与蜂蜜质量和0.2%的纤维素酶和3%的双歧杆菌,混匀后常温发酵8d,过滤得到预发酵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0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