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二次转供的配电网负荷转供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0796.0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8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心心;章立宗;蒋正威;张锋明;周进;余杰;金学奇;吴凌燕;叶淑英;陈水标;陈培东;孙滢涛;葛晶;李康毅;罗刚;付俊强;蒋玮;金志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二次 配电网 负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二次转供的配电网负荷转供方法,利用遗传算法求解二次转供过程,二次转供以最大可转移负荷量为目标函数,本发明在充分考虑线路约束以及主变约束的条件下,将停电负荷的转供路径进行优选,在目标变电站容量不足时,通过二次转供提高供电恢复量,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负荷的转供成功率同时减小负荷的恢复时间,从而减小负荷因变电站而造成的停电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配电网负荷转供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当110kV变电站发生因进线或母线发生故障时,导致变电站全停时,配电网会生成大面积停电,如何快速恢复供电区域的负荷成为配电网调度的首要问题。
依靠配电自动化系统把故障快速隔离后,就可以把停电负荷通过网络转移出去,常规的方法是把负荷转移到对侧,如果转移过去会导致主变或线路过载,则减少转移负荷量,使其满足过载约束。
配电自动化能够在分钟级别同时完成非故障区恢复供电的任务,其执行效率远远高于现场人工合联络开关,配电自动化能够大大缩短大面积停电时非故障区快速复电的时间,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优势成为配电网调度人员努力的方向。
一次转供是指将中心主变上的负荷转移到其直连主变上,如果存在不满足主变约束的变电站即“薄弱环节”,则需进行考虑二次转供。
发明内容
针对一次转供存在的不满足主变约束的变电站,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考虑二次转供的配电网负荷转供方法,以实现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最大量的负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考虑二次转供的配电网负荷转供方法,针对一次转供存在的不满足主变约束的变电站,即“薄弱环节”,考虑二次转供,二次转供以“薄弱环节”的部分初始负载转移到与其相连的次级主变上,利用遗传算法求解二次转供过程,二次转供以最大可转移负荷量为目标函数,二次转供的目标函数表示为:
在式(8)中,F2表示二次转供所转移的负荷量,Lk表示第k条单路径上的转移负荷量,Xk表示第k条单路径的通断状态,0表示断开,1表示闭合;q表示转移路径中单路径馈线的数量,Lr表示第r条多路径馈线上的转移负荷量,Yr表示第r条多路径馈线的通断状态,0表示断开,1表示闭合;
约束条件
1)线路约束
单路径线路约束:
LkXk≤Rk(1-ak) (9)
在式(9)中,Rk表示第k条单路径馈线转移侧线路的限定容量,ak表示该转移侧线路的初始负载率;
多路径馈线约束:
在式(10)中,C表示转移至同一转移侧线路的所有多路径馈线集合,Rd表示该转移侧线路的限定容量,吣表示该线路的初始负载率;
2)主变约束
在式(11)中,D表示转移至同一次级主变的单路径和多路径馈线的集合, Te表示该主变的限定容量,be表示该主变的初始负载率,并且限制这些转移的次级主变负载率不超过0.8;
3)多路径馈线的结构约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07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