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镍锂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1272.3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4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金柳兵;安黎;张友为;孙佩佩;孟凡星;王烽霖;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材料 高镍正极材料 锂离子 制备 掺杂元素 高镍 锂离子二次电池 形貌 材料晶体结构 放电比容量 层状材料 二次颗粒 核壳结构 均相结构 浓度梯度 前驱体制 一次颗粒 多元素 共掺杂 共沉淀 前驱体 球状形 陈化 混排 锂镍 电池 合成 引入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镍锂离子正极材料,分子式为LiNixCoyMn1‑x‑y‑z MzO2,M为掺杂元素,所述的锂离子正极材料是由一次颗粒聚集而成的球状形的二次颗粒,其结构可以是均相结构、核壳结构、浓度梯度结构。其制备方法为:高镍正极材料前驱体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该高镍正极材料的前驱体采用共沉淀方法合成,能够促进元素均匀混合,增加陈化过程能够使反应更充分,有利于形貌的控制;采用多元素共掺杂可以提高材料晶体结构的稳定性,降低Mn元素含量,引入其他掺杂元素,可以降低高镍正极材料的锂镍混排程度,保证层状材料的有序性,稳定了材料的结构提高放电比容量,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特别涉及一种高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仍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但其比能量有限,未来将难以满足乘用车在续航里程方面的需求,因此,追求高比能量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重要研发方向。由于正负极容量的差异,正极材料往往是影响电池能量密度的瓶颈所在。 LiNixCO1-XO2正极材料具备了钴酸锂和镍酸锂的优点,放电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成本低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但是由于高镍材料存在着容易出现阳离子混排现象,从而会出现热稳定性差及首次充放电效率低等缺陷,目前为了解决此问题,往往对其进行掺杂包覆改性等,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混排现象,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但是由于掺杂或包覆物为非活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池的比容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PCT专利WO2016155314A1公开了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镍钴基锂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在LiNixCO1-XO2中掺杂对其进行改性稳定材料的结构,再通过包覆活性物质,利用二元共掺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阳离子混排现象,但是其结构稳定性还有更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并且该方法采用传统的固相烧结方法,难以保证材料中掺杂元素分布的均匀性,分布不均也会导致放电比容量恶化,从而影响到电池的循环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镍锂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镍锂离子正极材料,分子式为LiNixCoyMn1-x-y-z MzO2,其中,x≥0.6,0<y≤0.2,0<z≤0.1;
进一步的,所述高镍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结构可以是均相结构、核壳结构、浓度梯度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锂离子正极材料是由一次颗粒聚集而成的球状形的二次颗粒。
一种高镍锂离子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高镍正极材料前驱体制备:
a.溶液配制:按照按摩尔比Ni:Co:Mn=x:y:1-x-y配制成混合盐溶液A1,使该盐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为0.5~4 mol/L;配制浓度为4~10 mol/L的碱溶液,配制浓度为10%~25%的络合剂溶液,将碱溶液与络合剂溶液按体积比v:1-v均匀混合(0.6≤v≤0.9)形成混合溶液B;
b.反应釜底液的配制及反应釜条件的控制:反应容器中注入一定容量去离子水,并用碱溶液调节底液的pH值为8~11,并保持反应容器内的温度为40~70 ℃,同时通入惰性气体,并贯穿整个反应过程;
c.前驱体反应:向反应容器内加入盐溶液A1,进料速度控制在0.1~20L/h,同时缓慢加入碱液与络合剂的混合溶液,控制反应容器内的pH值为9~13,反应容器内温度为40~70 ℃,搅拌速率为300~800 rpm。
d.陈化过程:在盐溶液A1进料结束后,停止碱液与络合剂的混合溶液的加入,继续保持加热,搅拌,通气,搅拌速率适当下调,使反应容器内的反应进行得更加充分,陈化时间持续10~24h,得到溶液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12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