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1332.1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6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军;孟广平;曲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A63B21/0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冉昕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胸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安装架、安装板与吹气机构,所述底板上端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板侧壁上安装有吹气机构,安装架包括支撑板、支撑环、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主动电机,吹气机构包括安装块、吹气管、测量筒、塑料球、调节支链与辅助支链,调节支链包括调节杆、安装座、从动锥齿轮、驱动锥齿轮与驱动电机,辅助支链包括转动筒、转动杆、伸缩杆、定位架与清洁架。本发明可以解决目前气胸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存在的训练难度不可控、容易导致病情恶化与康复训练时的清洁卫生状况无法得到保障等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多因肺部疾病或外力影响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造成。气胸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为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状态,提高患者的肺部功能,需要进行相关康复训练。
目前常见的训练方法是吹气球法,即患者重复对气球进行充气、放气,以锻炼患者肺部功能,提高肺活量,但是使用吹气球法进行训练时,存在以下缺点:
(1)无法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对训练难度进行调节,训练难度过大时,反而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无法对肺部功能进行锻炼;
(2)吹气球时,患者唾液易积聚在气球内,且难以进行清洁,训练时的卫生情况不够理想;
(3)气球为一次性使用物品,每次训练时都需要使用多个气球,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气胸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可以解决目前气胸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存在的训练难度不可控、容易导致病情恶化与康复训练时的清洁卫生状况无法得到保障等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安装架、安装板与吹气机构,所述底板上端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板侧壁上安装有吹气机构;其中:
所述安装架包括支撑板、支撑环、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主动电机,支撑板数量为二,两块支撑板前后对称安装在底板上,支撑板上端安装有支撑环,支撑环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下端与主动齿轮相啮合,主动齿轮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位于底板前端的支撑板侧壁上,主动齿轮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主动电机输出轴相连接,主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位于底板后端的支撑板侧壁上,从动齿轮为空心机构,从动齿轮内壁上安装有安装板;通过主动电机、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带动安装板进行转动,以便对吹气机构位置进行调节,适合多人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且无需共用吹气管,更加清洁卫生。
所述吹气机构包括安装块、吹气管、测量筒、塑料球、调节支链与辅助支链,安装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安装槽内,安装块侧壁上开设有通孔,吹气管前端通过通孔内壁,吹气管后端与测量筒下端相连接,测量筒内放置有塑料球,测量筒上端与调节支链相连接,吹气管上端布置有辅助支链,且吹气管为前后可伸缩的U型结构;使用者将自带的吹嘴放置在吹气管上端,便可向测量筒内吹气,直至塑料球上端能够与测量筒的活塞杆下端相接触,通过调节支链对测量筒容积进行调节,以便根据使用者的实际健康状况对训练强度进行调节,不会因训练强度过大导致使用者病情恶化,使用后通过辅助支链对吹气管上端进行清洁,防止不同使用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13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