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过式涡流传感器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1446.6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6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瑛;韩赞东;吴东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仓信无损检测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过 涡流 传感器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过式涡流传感器及检测方法,包括骨架、检测线圈和激励线圈,检测线圈和激励线圈皆缠绕于骨架,且检测线圈位于骨架和激励线圈之间;检测线圈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检测线圈、第二检测线圈、第三检测线圈和第四检测线圈,第一检测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第三检测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同,第二检测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第四检测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同,第一检测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第二检测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反。本发明的检测线圈呈现正、反、正、反的方式串联,剔除多类不平衡信号,抗干扰能力强,检测信号将呈现正负相间,此正负相间的信号包含更多的特征信息,将更容易被系统鉴别,大幅降低缺陷的误判和漏判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涡流传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穿过式涡流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管材、棒材在当今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譬如锅炉压力容器用管、电站用冷凝和热交换管、航空用管以及化工用管等,在成型过程中容易产生搭接、輥印、塌边等缺陷;在焊接时容易产生未融合、未焊透等缺陷;在切削内外焊边时容易产生连轧伤、切削伤、刀尖碎片伤等缺陷,其良率不仅对生产效益有着决定性影响,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外应力、自然磨耗所产生的缺陷或变形更可能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问题。
涡流检测不需耦合剂,可以实现非接触检测,因此检测速度可以很高。涡流检测对试件表面的缺陷非常敏感,故非常适合用于检测导体管、棒材的表面或近表面缺陷。当通有交流电的探头线圈接近试件表面时,会在试件表面形成涡流场。无缺陷时,涡流场呈稳定状态,但当检测探头经过缺陷时,试件内部的涡流场会有变化,线圈的阻抗也随之改变,进而影响线圈电压信号,透过分析此信号,能对试件质量做出有效判断。
穿过式涡流传感器被广泛应用在管、棒材的检测中,现有技术采用两个线圈差动输出模式得到缺陷信号,如图5所示,由于干扰信号通常是单个单方向的脉冲,与图5的波形图相近,因此很容易引起误判,造成漏检。而且对于沿着管棒材的纵向缺陷,只在缺陷的端部进出线圈感应范围时才有信号变化,若工件上有一纵向长裂纹,可能因差动式线圈的间距较小,当两个检测线圈皆位于缺陷上时,线圈差动信号被抵消,导致误判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过式涡流传感器及检测方法,检测线圈呈现正、反、正、反的方式串联,剔除多类不平衡信号,抗干扰能力强,检测信号将呈现正负相间,此正负相间的信号包含更多的特征信息,将更容易被系统鉴别,能更加精准的检测纵向长缺陷与短缺陷,大幅降低缺陷的误判和漏判率,通过绝对线圈对管棒的偏心或摆动进行检测信号修订和补偿,可提高缺陷尺寸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穿过式涡流传感器,包括骨架、检测线圈和激励线圈,所述检测线圈和所述激励线圈皆缠绕于所述骨架,且所述检测线圈位于所述骨架和所述激励线圈之间;
所述检测线圈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检测线圈、第二检测线圈、第三检测线圈和第四检测线圈,所述第一检测线圈的缠绕方向和所述第三检测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检测线圈的缠绕方向和所述第四检测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检测线圈的缠绕方向和所述第二检测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检测线圈的匝数和所述第四检测线圈的匝数相同,所述第二检测线圈的匝数和所述第三检测线圈的匝数相同。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检测线圈的匝数少于所述第二检测线圈的匝数。
进一步地说,还包括缠绕于所述骨架的绝对线圈,所述绝对线圈位于所述激励线圈和所述骨架之间。
进一步地说,所述骨架的外表面周向向内凹陷形成若干圈用于绕制所述绝对线圈和所述检测线圈的定位凹槽。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检测线圈和所述第四检测线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检测线圈和所述第三检测线圈对称设置。
上述的一种穿过式涡流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仓信无损检测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仓信无损检测设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14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