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流钳形多用表及其线圈绕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1781.6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5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刚;柯元东;陈志宏;曾繁建;陈建龙;黄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玉山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12 | 分类号: | G01R15/12;H01F27/30;H01F38/30;H01F41/064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严欢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骨架 测量电路 感应线圈 误差调整 绕线槽 右钳头 左钳头 表体 钳形 万用表 测量 电源供给电路 左右对称设置 电流互感器 放大电路 积分电路 间隔开设 实际位置 线圈绕线 线圈绕组 上端 导线绕 复数 内凹 钳口 绕线 外壁 尾端 交流 配合 | ||
1.一种交流钳形多用表,包括表体(1)、测量电路和LCD显示屏(3);其特征在于:所述表体(1)的上端左右对称设置的左钳头(11)和右钳头(12),所述左钳头(11)和右钳头(12)内均设置有一绕线骨架(10),所述绕线骨架(10)外壁上间隔开设有复数个内凹的绕线槽(101),导线绕设于各所述绕线槽(101)内形成感应线圈,两所述绕线骨架(10)上的线圈相配合形成电流互感器(20);所述绕线骨架(10)远离钳口的尾端还开设有一误差调整槽(102),所述误差调整槽(102)用于绕设导线以补偿两所述感应线圈间的测量误差;所述测量电路包括DSP数字处理器(21)、ADC转换器(22)、积分电路(23)、放大电路(24)和电源供给电路(25);所述积分电路(23)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互感器(20)电连接,输出端与放大电路(24)的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变换电流互感器(20)电压的波形;所述放大电路(24)对积分电路(23)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至ADC转换器(22);所述ADC转换器(22)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输出至DSP数字处理器(21);所述DSP数字处理器(21)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至所述LCD显示屏(3)显示对应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钳形多用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积分电路(23)包括运算放大器U1A、电阻R2、电阻R15、电阻R16和电容C12;所述电容R12与电阻R16并联后两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A的反向输入端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A的正向输入端接地;所述电阻R2与所述电流互感器(20)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5的串联,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R12与电阻R16并联后回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流钳形多用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24)包括运算放大器U1B、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43、电阻R45和电容C14;所述运算放大器U1B的反向输入端经所述电阻R19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电连接,正向输入端接地,输出端依次与所述电阻R43、电阻R45串联后接地;所述电阻R19和电容C14并联后,两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B的反向输入端和输出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流钳形多用表,其特征在于:所述ADC转换器(22)和DSP数字处理器(21)集成于一万用表自动量程转换芯片IC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流钳形多用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给电路(25)包括电池BAT、电阻R29、电阻R31、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所述电池BAT的正极通过开关K1连接至所述万用表自动量程转换芯片IC1的电源端VDD,电池BAT的负极作为电源负端V-,所述万用表自动量程转换芯片IC1的地端VSS与所述电源负端V-电连接;所述万用表自动量程转换芯片IC1的电源模拟端AVDDR经电阻R29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电源负端V-电连接,集电极经电阻R31与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源端VDD电连接,集电极作为运算放大器U1A和运算放大器U1B的供电端VDD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钳形多用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骨架(10)由塑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钳形多用表的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个所述绕线骨架(10)上饶设线圈;取一段导线,定义线头为起始端,线头预留一段长度,从靠近所述绕线骨架(10)尾端的所述绕线槽(101)开设绕设线圈;
在第一个绕设线圈的绕线槽(101)从沿顺时针方向绕设N匝线圈,然后往上到下一个绕线槽(101)以相同方向绕设N匝线圈,依次以上述绕设方式绕设至倒数第二个绕线槽(101),在最后一个绕线槽(101)以相同方向绕设2N匝线圈,再依次以相同方向、N匝线圈的绕设方式依次从倒数第二个绕线槽(101)绕设至第一个绕线槽(101),结束第一个绕线骨架(10)的绕制;
以上述绕设线圈的方式,在第二个绕线骨架(10)上绕设线圈;
误差调整,将两绕制完线圈的绕线骨架(10)上的导线线尾相连接,并进行测量,若测量参数偏大,则将导线线头预留的一端沿逆时针方向在所述误差调整槽(102)上绕设一匝或N匝,若测量参数偏小,则将导线线头预留的一端沿顺时针方向在所述误差调整槽(102)上绕设一匝或N匝;
完成误差调整后,将两绕线骨架(10)分别安装至所述左钳头(11)和右钳头(12)内;
其中,所述N表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2N表示N的两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玉山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玉山电子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17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霍尔芯片和分流电阻的电流测量电路
- 下一篇:大测距双向出线RV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