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灾备系统冗余机制的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2041.4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1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魏丙涛;李文琦;刘振宇;于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轨道交通信息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中心 备用控制中心 灾备系统 冗余机制 服务器 接管 综合监控系统 冗余管理 系统离线 灾害 原有的 冗余 灾备 瘫痪 申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灾备系统冗余机制的实现方法,设置四机冗余管理,包含控制中心和备用控制中心,备用控制中心作为控制中心的灾备系统,在控制中心遭受灾害导致功能完全丧失后,备用控制中心接管控制中心原有的功能;控制中心和备用控制中心均具有两台服务器,同一时间只有一台服务器为主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采用热备的方式实现了综合监控系统控制中心与备用控制中心之间的灾备冗余。控制中心遭受灾害而瘫痪后,备用控制中心自动接管控制中心的功能,缩短了全线系统离线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冗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灾备系统冗余机制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监控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采用中心、车站两级管理的分层分布式结构。中心级综合监控系统对全线重要监控对象的状态、性能数据进行实时的收集处理,通过各种调度员工作站和大屏幕以图形、图像、表格和文本的形式显示出来,供调度人员控制和监视,并且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自动向分布在各站点的被监控对象或系统发送模式、程控、点控控制命令,或由调度员人工发布控制命令,从而完成对全线环境、设备的集中控制与显示;车站级综合监控系统通过车站值班工作站实时地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
考虑到轨道交通各个专业系统的运行和维护都要在同一套综合监控系统上进行,对综合监控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因此,综合监控系统普遍采用的冗余机制保证其可靠性。
在现有技术中,综合监控系统主备控制中心之间通常采用冷备冗余的设计,即备用控制中心的服务器与控制中心的服务器的配置完全一致,在实际运行中为离线模式:只有控制中心的服务器故障或被人工关闭后,人工操作将备用控制中心的服务器启动为在线模式,备用控制中心的服务器完全接管控制中心的服务器的原有功能。可见主备控制中心的切换需要人工干预,并且倒切之间存在的时间差导致全线系统离线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灾备系统冗余机制的实现方法,
A、设置四机冗余管理,包含控制中心和备用控制中心;备用控制中心作为控制中心的灾备系统,在控制中心遭受灾害导致功能完全丧失后,备用控制中心接管控制中心原有的功能;控制中心和备用控制中心均具有两台服务器,同一时间只有一台服务器为主机;
B、控制中心内有一号服务器、二号服务器;备用控制中心内有三号服务器、四号服务器;一号服务器、二号服务器、三号服务器、四号服务器均创建有服务端和一号客户端、二号客户端、三号客户端;其中每个服务器的服务端接收来自其他服务器的一号客户端、二号客户端、三号客户端的数据;
C、控制中心的服务器的优先级高于备用控制中心的服务器,即只要控制中心的服务器处于正常状态下,备用控制中心的服务器就处于备用状态,在控制中心的服务器处于非正常状态后,控制中心的服务器才会变更为主用状态。
优选的,一号服务器上的服务端分别与二号服务器的一号客户端、三号服务器的一号客户端、四号服务器的一号客户端连接;二号服务器上的服务端分别与一号服务器的二号客户端、三号服务器的二号客户端、四号服务器的二号客户端连接;三号服务器上的服务端分别与二号服务器的三号客户端、一号服务器的三号客户端、四号服务器的三号客户端连接;四号服务器上的服务端分别与二号服务器的二号客户端、三号服务器的三号客户端、一号服务器的一号客户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热备的方式实现了综合监控系统控制中心与备用控制中心之间的灾备冗余。控制中心遭受灾害而瘫痪后,备用控制中心自动接管控制中心的功能,缩短了全线系统离线时间。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轨道交通信息技术研究院,未经郑州轨道交通信息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20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