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搅拌桩复合地基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2145.5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7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任立鹏;梁卫明;黄一琳;陈晓亮;李海波;杨剑;刘晓岩;何超;朱彬;万威;孟庆新;陈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建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2 | 分类号: | E02D5/62;E02D3/08;E02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 搅拌 复合 地基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搅拌桩复合地基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碳化搅拌桩复合地基,包括天然地基、多个均匀复合在天然地基内的碳化水泥搅拌管桩,碳化水泥搅拌管桩的内部复合有透气管桩,透气管桩的底端设置为圆锥尖头,透气管桩的内部复合有水泥粉煤灰碎石桩,通过碳化水泥搅拌管桩、透气管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强度。其中碳化水泥搅拌管桩其原料包括第一水泥、地基土、矿渣粉末、电石渣粉末、微生物污泥、氧化镁粉末、氧化钙粉末、水,通过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实现了废物利用,而且加强了水泥土和天然地基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碳化搅拌桩复合地基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建筑施工建设中,经常需要对强度低、压缩性大、渗透性差的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常用的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有换填法、强夯法、水泥搅拌桩法、钢筋混凝土桩法、钻孔灌注桩法等。其中,水泥搅拌桩主要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并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复合地基。
目前,申请公布日为2018.11.30、申请公布号为CN1089149290A的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包括测量放线、机械就位对中、预搅下沉、制备水泥浆、喷浆、搅拌、提升、重复搅拌、清洗机具和管路、移位,从而完成水泥搅拌桩的施工,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缩短了施工工期,但是由于受到加固深度的限制,致使其承载力和强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搅拌桩复合地基,通过碳化水泥搅拌管桩、透气管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强度,从而提高了复合地基的实用性,同时通过碳化水泥搅拌管桩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实现了废物利用,而且加强了水泥土和天然地基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强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碳化搅拌桩复合地基,包括天然地基、多个均匀复合在天然地基内的碳化水泥搅拌管桩,碳化水泥搅拌管桩的内部复合有透气管桩,透气管桩的底端设置为圆锥尖头,透气管桩的内部复合有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化水泥搅拌管桩、透气管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强度,从而提高了复合地基的实用性,同时透气管桩的底端设置为圆锥尖头,使透气管桩的施工更方便。
较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碳化水泥搅拌管桩其原料包括第一水泥45-65份、地基土215-275份、矿渣粉末52-78份、电石渣粉末33-50份、微生物污泥14-20份、氧化镁粉末6.5-9.5份、氧化钙粉末8.5-13.5份、水22-34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碳化水泥搅拌管桩的原料进行优化,并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实现了矿渣粉末、电石渣粉末、微生物污泥的利用,而且通过微生物污泥、氧化镁粉末、氧化钙粉末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水泥土和天然地基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强度。
较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碳化水泥搅拌管桩其原料包括第一水泥50-60份、地基土235-263份、矿渣粉末58.5-71.5份、电石渣粉末38-46份、微生物污泥16-18份、氧化镁粉末7.5-8.5份、氧化钙粉末10-12份、水25-3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碳化水泥搅拌管桩的原料配比进一步优化,进一步提高碳化水泥搅拌管桩的性能。
较优选地,所述透气管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侧壁内开设有多个透气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建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建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2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过地下人防结构的钻孔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可调节地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