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液处理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3022.3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7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涛;董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芭格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A61L15/46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3 | 代理人: | 贾振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日化用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便液处理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便液处理酶,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0.29%~0.76%酶制剂、4.1704%~7.3604%酶稳定剂、4%~6%助吸附剂、1%~3%助干剂、其余为去离子水。便液处理酶主要由溶菌酶、蛋白酶、酶稳定剂成分组成,其中溶菌酶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消灭细菌,从源头控制氨味的产生;蛋白酶能够分解细菌产生的脲酶,抑制脲酶分解尿素产生氨味;酶稳定剂不仅能够维持溶菌酶与蛋白酶活力稳定性,同时能够具有较好的杀菌和去除氨的功能,能够从终端环节瓦解氨味的释放。同时本发明的便液处理酶安全温和,对皮肤无刺激,同时能有效去除便液异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化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液处理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便液放置过久后,极易被细菌感染,各别病体的尿液会自带细菌,细菌利用便液中的有机物繁衍代谢,从而产生臭味;细菌产生的脲酶能够分解便液中的尿素,产生氨味。
现有技术领域中主要采用香氛剂、杀菌剂、脲酶抑制剂三种手段去除尿液异味。香氛剂多利用植物本身散发出的清香或香精,从某种程度上遮盖尿骚味,没有从根本上去除尿液异味,此乃指标不治本的方法。
杀菌剂通过杀灭菌类微生物或抑制其繁殖,从而减少菌类微生物所产生的脲酶。想要实现速效、高效、广谱杀菌效果,其使用剂量往往要求较大,因而存在皮肤刺激刺激等安全隐患。
脲酶抑制剂采用抑制酶活性的途径,通过抑制脲酶对尿液中尿素的分解而阻碍氨味产生。常见的脲酶抑制剂有乙酰氧肟酸、丝兰提取物、皂角苷、氢醌:其中乙酰氧肟酸遇光易变色;丝兰提取物容易残留植物纤维,溶解性不好,且有异味;皂角苷味苦而辛辣,对黏膜有刺激;氢醌毒性较大,且有特殊臭味。
因此,如何保证便液处理酶的安全性与温和性,同时又能有效去除便液的异味,仍是人们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液处理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去除便液异味的弊端,如利用香味表面遮盖臭味,反而使得便液异味更浓重;过分追求抑制臭味效果而存在皮肤安全问题;现有脲酶抑制剂安全性差且无法去除便液异味等负面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液处理酶,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0.29%~0.76%酶制剂、4.1704%~7.3604%酶稳定剂、4%~6%助吸附剂、1%~3%助干剂、其余为去离子水。以所述便液处理酶的重量百分比为100%计。
优选地,所述酶制剂为蛋白酶、溶菌酶、脂肪酶、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辅酶Q10和胶原蛋白水解酶中的两种或三种以上的混合物。
更优选地,所述酶制剂为溶菌酶和蛋白酶的混合物。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因此,该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溶菌酶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消灭细菌,从源头控制氨味的产生。
蛋白酶能够分解细菌产生的脲酶,抑制脲酶分解尿素产生氨味:同时蛋白酶可作为皮肤调理剂,该成分分解蛋白质为胺基酸,水解物在皮肤表层形成一层氨基酸衍物薄膜,使肌肤保持润湿与光滑。
溶菌酶和蛋白酶混合物具有综合抑制细菌和细菌产生的脲酶的效果,同时具有皮肤调理剂效果,相比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的效果显著。
所述溶菌酶和蛋白酶的比例优选为2:45-5:1。
优选地,所述酶稳定剂为海藻糖、柠檬酸、二水柠檬酸钠、甘油、山梨醇、山梨酸钾、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苄索氯铵、苯氧乙醇中七种或八种以上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芭格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芭格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3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