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离散多载波调制技术的矢量模式复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3117.5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6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凡;孙一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516 | 分类号: | H04B10/516;H04B10/25;H04L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离散 载波 调制 技术 矢量 模式 系统 | ||
1.一种基于离散多载波调制技术的矢量模式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信号发射端采用离散多载波调制技术调制信号,并结合离散傅里叶变换技术和预均衡信号补偿算法,将调制完成的光载波信号在矢量模式复用传输模块中传输,通过接收端信号解调完成传输过程,以优化信号传输性能同时提高系统的信号传输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发射的信号调制流程为:首先利用软件MATLAB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离线生成离散多载波信号,在此基础上,额外添加714个离散傅里叶变换点,再插入5个已确定的DMT信号标记作为训练序列,依次应用基于迫零的预均衡算法与复共轭之后,通过2048个傅里叶逆变换点将信号从频域转换到时域,最后加入32个循环前缀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发射端,其特征在于采用3-dB带宽为30GHz的电吸收激光器作为光源,输出基模高斯光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模式复用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采用Arcoptix公司生产的电驱动Q玻片(工作波段在400nm—1700nm范围)完成高斯光向矢量光模式转换的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模式复用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少模光纤为纤芯直径19μm,包层直径125μm,包层折射率1.444,纤芯折射率1.449,根据归一化频率公式:
可得光纤的归一化频率约为4.66,当入射波长为1550nm时,光纤可以支持四个LP模式,即四模光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端信号解调过程,其特征在于信号的解调流程包括信号同步、基于自适应陷波滤波器的窄带干扰消除、移除循环序列、2048点快速傅里叶变换、714点傅里叶逆变换、基于迫零的后向均衡以及星座点信号的解映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31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