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裸眼封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3228.6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9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赵文红;夏雷;丁文峰;孟宪波;李伟;刘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汇诚石油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裸眼 封堵 装置 | ||
一种裸眼封堵装置,密封内管的外部有外变径台肩面,密封内管上有传压孔,密封内管的外壁上安装上密封圈,密封内管的外壁上有外单向锁扣,密封外管的内部有内变径台肩面,密封外管的内部安装下密封圈,密封外管套装在密封内管外,在密封外管的上部内放入单向开口锁环,开口锁环的内壁上有内单向锁扣,开口锁环的内壁上的内单向锁扣与外单向锁扣相配,两者相扣时开口锁环不能向上行走,联接套的下部连接在密封内管的上部,联接套由定压剪钉连接在密封内管上,内管的上部穿过上锥体后与密封内管的下部连接,在内管的外部套装胶筒,下锥体的上部与内管的下部连接,下入需要改变井身轨迹的祼眼井筒的底部,向内打压能使胶筒压缩扩张密封祼眼井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石油开采完井修井用的设备,是一种裸眼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钻井时到一定深度时,需要改变井身轨迹,从已钻出的井底之上开口向另一方位钻井,为了防止已钻出的井筒的井底返液,需要将井底永久封存,这一作业在油田称为封层、隔离。由于这一段井壁还没有下套管,所以被称为在裸眼井筒中进行封层、隔离等作业。目前在裸眼井筒中进行封层、隔离等作业时,多采用打悬空水泥塞的方法对井底进行封层、隔离。打悬空水泥塞存在以下问题:(1)打水泥塞工艺复杂、周期长;(2)部分井存在井漏、井涌现象,打水泥塞风险高;(3)水泥塞强度有限,封隔强度低,易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裸眼封堵装置,使其克服打悬空水泥塞存在的问题,简单方便的在需要改变井身轨迹的裸眼井筒中进行封层、隔离等作业。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密封内管、定压剪钉、单向开口锁环、上密封圈、下密封圈、密封外管、上锥体、胶筒、内管、下锥体、联接套,密封内管的外部有外变径台肩面,所述的外变径台肩面之上的外径大于之下的外径,密封内管上有传压孔,所述的传压孔处于所述的外变径台肩面之下,密封内管的外壁上安装上密封圈,上密封圈处于所述的外变径台肩面之上,密封内管的外壁上有外单向锁扣,所述的外单向锁扣处于上密封圈之上,密封外管的内部有内变径台肩面,所述的内变径台肩面之上的密封外管的内大于之下的内径,密封外管的内部安装下密封圈,下密封圈处于所述的内变径台肩面之下,密封外管套装在密封内管外,所述的内变径台肩面处于所述的外变径台肩面之下,下密封圈处于所述的传压孔之下,上密封圈、下密封圈密封密封内管与密封外管之间的间隙,使从所述的传压孔传入所述的内变径台肩面与所述的外变径台肩面之间空隙里的流体不能泄漏,密封外管的上部内有圆锥形台肩,在密封外管的上部内放入单向开口锁环,单向开口锁环的下端的圆锥体与所述的圆锥形台肩相配合,开口锁环处于所述的外单向锁扣之上,开口锁环的内壁上有内单向锁扣,开口锁环的内壁上的内单向锁扣与所述的外单向锁扣相配,两者相扣时开口锁环不能向上行走,联接套的下部连接在密封内管的上部,使开口锁环在密封外管里不能轴向移动,联接套由定压剪钉连接在密封内管上,密封外管的下部有上锥体,上锥体的下部为圆锥体,所述的圆锥体的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内管的上部穿过上锥体后与密封内管的下部连接,连接处保持密封,在内管的外部套装胶筒,胶筒的上部有圆锥孔,所述的圆锥孔套装在上锥体下部的圆锥体外,胶筒的下部有圆锥孔,下锥体的上部为圆锥体,所述的圆锥体的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下锥体的上部与内管的下部连接,连接处保持密封,使下锥体上部的圆锥体进入胶筒下部的圆锥孔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下锥体的下部安装密闭装置后下入需要改变井身轨迹的祼眼井筒的底部,向内打压能使胶筒压缩扩张密封祼眼井壁,并由冲向开口锁环将胶筒的压缩扩张状态固定下来永久密封祼眼井筒。本发明与打悬空水泥塞相比,能简单方便的在需要改变井身轨迹的裸眼井筒中进行封层、隔离等作业。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上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汇诚石油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营市汇诚石油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3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交换器及新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集成模块化群控空压机优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