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背木耳胶囊接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4119.6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7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玲;张文平;杨千;徐胤;张宗林;蔡怡;王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什邡昊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50 | 分类号: | A01G18/5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万利 |
地址: | 618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包 胶囊菌种 菌种 胶囊 接种 黄背木耳 培养基 接种机 袋体 备用 营养液混合 营养液 震动 高温灭菌 菌种生长 填料混合 无菌接种 震动装置 成型机 通风处 无菌箱 再启动 震动力 打孔 灭菌 喷入 成活率 装入 成型 松散 室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背木耳胶囊接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培养基原材料和营养液混合均匀,装入袋体中,再将袋体置于高温灭菌锅中灭菌,随后将菌包放置于无菌箱中备用;将菌种和填料混合均匀,再经胶囊菌种成型机成型,制得胶囊菌种,将胶囊菌种置于通风处备用;将菌包移至无菌接种室内,表面打孔,向孔内喷入营养液,使得菌包的含水量达到70‑80%;将上胶囊菌种放置于全自动胶囊接种机中,再启动全自动胶囊接种机接种;将接种后的菌包放置于震动装置上,震动1‑3min。菌包内的菌种均匀地分布在菌包中,同时也将胶囊菌种中的菌种与进一步的混合均匀,在震动过程中,在震动力的作用下,菌包中的培养基变得松散,便于菌种生长,提高菌种的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黄背木耳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背木耳胶囊接种方法。
背景技术
黄背木耳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食用菌,其种植过程通常包括菌种培养、接种、菌丝培养等工艺步骤,而在这些工艺步骤中,接菌包接种后,菌种在菌包上的存活率是影响到木耳收成的重要因素;现有菌种接种方法主要有瓶种、袋种、箱种等,当现有的接种方法的对操作环境要求严苛,菌种的成活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黄背木耳胶囊接种方法,以提高黄背木耳菌种的成活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黄背木耳胶囊接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菌包:
将培养基原材料和营养液混合均匀,装入袋体中,再将袋体置于高温灭菌锅中灭菌,随后将菌包放置于无菌箱中备用;
S2制备胶囊菌种:
将菌种和填料混合均匀,再经胶囊菌种成型机成型,制得胶囊菌种,将胶囊菌种置于通风处备用;
S3接种:
将上述步骤S1制备的菌包移至无菌接种室内,采用打孔机在菌包表面打孔,向孔内喷入营养液,使得菌包的含水量达到70-80%;将上述步骤S2制备的所述胶囊菌种放置于全自动胶囊接种机中,再所述菌包放置于全自动胶囊接种机的菌包输送带上,启动全自动胶囊接种机接种;将接种后的菌包放置于震动装置上,震动1-3min。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培养基质的原材料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份,20-30份木屑、5-10份米糠、5-10份蔗糖、1-5份葡萄糖、20-30份麦麸、20-30份秸秆、20-30份核桃壳、10-15份花生壳、5-10份罗汉果壳、1-5份香樟木屑、5-10份蒜泥、2-5份酒精。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填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20-30份玉米芯、10-20份玉米秸秆、5-10份米糠、1-5份鱼骨粉、20-30份核桃壳、20-30份花生壳。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1中,高温灭菌的温度为120-200℃,灭菌时间为10-20h。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菌种和所述填料的质量比为,菌种:填料=1:5-20。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1中和所述步骤S3中,所述营养液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1-3份维生素B,3-6份葡萄糖、0.5-1份硫酸镁、10-20份水。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震动装置的震动频率为20-30次/min。
进一步的,所述震动装置包括支架、减速电机、传动机构和震动筛板,所述震动筛板与所述支架通过第一连杆铰接;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凸轮和第二连杆,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同轴连接,所述凸轮同轴设有所述传动轴,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凸轮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震动筛板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什邡昊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什邡昊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4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