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剥缆单元及带标尺刻度剥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4213.1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9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曾辉;李小军;胡珍;王倩倩;金永良;林丽华;詹翠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杆 调整件 上刀具组件 下刀具组件 剥缆装置 标尺刻度 方向设置 光缆技术 控制线缆 上下滑动 水平设置 相对设置 上刀 竖直 下刀 切割 升降 光缆 | ||
本发明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剥缆单元及带标尺刻度剥缆装置。剥缆单元包括下刀具组件;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下刀具组件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支撑杆,两侧的所述支撑杆上均设置有刻度;调整件,所述调整件水平设置且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所述调整件可沿所述支撑杆上下滑动;上刀具组件,连接于所述调整件,所述调整件能够带动所述上刀具组件升降,所述上刀具组件和所述下刀具组件正相对设置,光缆设置于所述上刀具组件和所述下刀具组件之间。本发明能够准确调整上刀和下刀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线缆的切割深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剥缆单元及带标尺刻度剥缆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光缆生产厂家而言,在其光学性能、环境和机械性能满足客户既定要求前提下和行业标准前提下,为实现资源集约充分利用,通常会将制程脱料严重的光缆或库存外层护套剐蹭进行剥缆处理。对缆芯进行二次利用。一般都采用“尖锥形”划刀纵向开剥方式将缆芯与钢带护套皮有效分离。
现有剥缆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装置包括放料组件5’和卷收组件6’,放料组件5’用于放置待开剥的电缆1’,卷料组件6’用于卷收缆芯。放料组件5’和卷料组件6’之间设置有剥料组件3’,剥料组件3’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剥料组件3’的上刀31’和下刀34’采用两片“尖锥形”滑刀,将光缆1’位于在两侧刀具中间,实现钢带护套皮12’与缆芯11’分离。剥料组件3’包括销轴32’,中轴33’穿设于两侧的销轴32’,销轴32’上设置有横杆,横杆两端均利用翼形螺钉4’紧固横杆与销轴32’,横杆能够上下调节,从而上下夹紧光缆1’。上述横杆调整均凭借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感觉调整两端的翼型螺钉4’实现,并未确保横杆完全水平。横杆在不水平状态下,上刀31’和下刀34’在切割时,线缆在上刀31’和下刀34’之间的位置可能产生变动,导致开剥光缆1’的切割深度或深或浅,深度难以控制。开剥过深会导致缆芯11’扎纱断或套管扎破,开剥过浅不利于钢带护套皮12’与缆芯11’分离。
线缆被开剥之后,通过位于剥料组件3’两侧的员工A和员工B扯拽线缆,对开剥后的钢带护套皮12’进行卷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剥缆单元,能够准确调整上刀和下刀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线缆的切割深度。
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剥缆单元及带标尺刻度剥缆装置,利用上述剥缆单元,能够保证开剥后的线缆深度基本保持一致。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剥缆单元,包括:
下刀具组件;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下刀具组件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支撑杆,两侧的所述支撑杆上均设置有刻度;
调整件,所述调整件水平设置且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所述调整件可沿所述支撑杆上下滑动;
上刀具组件,连接于所述调整件,所述调整件能够带动所述上刀具组件升降,所述上刀具组件和所述下刀具组件正相对设置,光缆设置于所述上刀具组件和所述下刀具组件之间。
优选地,两个所述支撑杆均穿设于所述调整件,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杆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调整件紧固。
优选地,所述下刀具组件包括:
下支撑件;
下刀具,固定于所述下支撑件上;
下导轮,转动设置于所述下支撑件上,所述下刀具沿线缆传输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下导轮,所述下导轮的外周面设置有与所述线缆配合的导向槽。
优选地,所述上刀具组件包括:
上支撑件,所述上支撑件穿设于所述调整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42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OM3多模光缆
- 下一篇:一种室内光缆收纳盒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