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后掠翼水上飞机的翼尖随动浮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4763.3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1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立;陈锦涌;胡浩德;罗智刚;姚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5/00 | 分类号: | B64C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后掠翼 水上飞机 翼尖随动 浮筒 | ||
1.一种变后掠翼水上飞机的翼尖随动浮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筒主体、浮筒连接机构与随动机构;
所述浮筒主体上设计有竖直方向的连接筒,连接筒通过浮筒连接机构与机翼主梁间实现可拆卸连接,且使浮筒主体可随浮筒连接机构中的连接轴转动;
所述随动机构包括浮筒连接耳片、前耳片、后耳片与刚性绳;其中浮筒连接耳片固定于浮筒连接机构中的转动轴上,且穿过机翼主梁上的减轻孔,使浮筒连接耳片两端分别位于机翼主梁前后;前耳片、后耳片分别固定于机翼翼根处,位于机翼主梁前后两侧;刚性绳为前刚性绳与后刚性绳,位于机翼主梁前后两侧;两条刚性绳的外端分别与浮筒连接耳片两端连接,内端分别与前耳片与后耳片上的穿绳孔相连;
由此,在机翼改变后掠角时,刚性绳承受拉力拉动浮筒使其保持与机身平行;
上述两条刚性绳在机翼内部贯穿机翼,与机翼主梁有效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在机翼主梁前后两侧构成前后两个平行四边形,分别为机身、浮筒主体、机翼主梁、前刚性绳构成的一个平行四边形;以及机身、浮筒主体、机翼主梁、后刚性绳构成的一个平行四边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后掠翼水上飞机的翼尖随动浮筒,其特征在于:浮筒主体整体外形采用船形壳体,轴向平行于机身对称面,安装于机翼下方靠近翼尖处,且浮筒主体截断面位于1/2机身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后掠翼水上飞机的翼尖随动浮筒,其特征在于:浮筒连接机构包括连接面、轴套与连接轴;其中,连接面固定于机翼主梁上,连接面上设计有上下两个轴套,轴套内同轴设置连接轴;连接轴底端套接浮筒主体上的连接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变后掠翼水上飞机的翼尖随动浮筒,其特征在于:连接筒顶端沿自身轴向设计有缝隙;在连接筒顶端套于连接轴底端后,在连接筒顶端套接浮筒抱箍,由浮筒抱箍实现连接筒与连接轴间的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变后掠翼水上飞机的翼尖随动浮筒,其特征在于:浮筒连接耳片通过一体结构耳片抱箍,实现与连接轴间的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后掠翼水上飞机的翼尖随动浮筒,其特征在于:前耳片与后耳片安装于机翼翼根处安装的机身加强框上,机翼主梁通过机翼加强合金件与机身加强框轴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47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浪能自发电固定翼海基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永磁铁电磁铁空中飞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