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三重态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4886.7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8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伟;柳杨;卞祖强;黄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9/86 | 分类号: | C07D209/86;C07D209/88;C09K11/06;H01L51/50;H01L51/54;H01L5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聂稻波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 扭转 电荷 转移 三重态 电致发光 材料 器件 | ||
一种电致发光材料及利用该电致发光材料作为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器件,该电致发光材料包括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4的烷基或者卤素原子;R6、R7、R8、R9、R10、R11、R12、R13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4的烷基、卤素原子、或者咔唑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三重态电致发光材料及采用这种电致发光材料制造的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光源或显示面板在学术界或工业界的蓬勃发展,显示出其超越传统技术的巨大应用前景。目前流行的荧光OLED有一个固有的问题:四分之三的电能是由三重态激子耗散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是有效利用三重态激子能量的一种方法。相反,通过单重态和三重态的双辐射通道是实现100%激子利用率的直接途径。然而,由于有机室温磷光(RTP)化合物的三重态辐射衰减速度非常慢,因此,在没有重金属增强的有效自旋轨道耦合的情况下,不能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有效利用单重激发态和三重激发态能量的电致发光材料及采用这种电致发光材料制造的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发光材料,其包括所述电致发光材料包括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4的烷基或者卤素原子;R6、R7、R8、R9、R10、R11、R12、R13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4的烷基、卤素原子、或者咔唑基。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例如,所述电致发光材料包括9-苯甲酰-9H-咔唑(BCz)、9-(4-溴苯甲酰)-9H-咔唑(BrBCz)、9H-[3,9’-双咔唑]-9-基(苯基)甲酮(BDCz)中的至少一种,所述BCz、BrBCz、BDCz的化学式分别为: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其包括阴极、阳极和所述阴极与所述阳极之间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4的烷基或者卤素原子;R6、R7、R8、R9、R10、R11、R12、R13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4的烷基、卤素原子、或者咔唑基。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例如,所述发光层包括9-苯甲酰-9H-咔唑(BCz)、9-(4-溴苯甲酰)-9H-咔唑(BrBCz)、9H-[3,9’-双咔唑]-9-基(苯基)甲酮(BDCz)中的至少一种,所述BCz、BrBCz和BDCz的化学式分别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48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