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公交下车站点的方法、装置及上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5367.2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4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朱丽云;张盈盈;胡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7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公交 下车 站点 方法 装置 上位 | ||
1.一种确定公交下车站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当天的出行记录,所述出行记录包括有当天的至少一次乘车记录;
若所述出行记录中的末次乘车记录的出行方式为公交出行,则确定所述末次乘车记录为目标乘车记录,并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在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历史出行记录;
根据所述目标乘车记录中的目标公交线路,获取所述历史出行记录中与所述目标公交线路相同且乘车方向相同的第一历史乘车记录,以及与所述目标公交线路相同且乘车方向相反的第二历史乘车记录;
当所述第一历史乘车记录以及所述第二历史乘车记录的数量均为零时,获取所述目标乘车记录中的目标上车站点以及所述目标公交线路中位于所述目标上车站点后方的所有备选下车站点;
获取每一所述备选下车站点在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内的预定义的兴趣点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兴趣点的数量确定目标下车站点,其中,所述目标下车站点在所述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内的所述兴趣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任一所述备选下车站点在所述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内的所述兴趣点的数量;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乘车记录中的目标公交线路,获取所述历史出行记录中与所述目标公交线路相同且乘车方向相同的第一历史乘车记录,以及与所述目标公交线路相同且乘车方向相反的第二历史乘车记录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每一所述第一历史乘车记录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备选站点集合,根据所述第二历史乘车记录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备选站点集合,所述第一备选站点集合包括每一所述第一历史乘车记录的历史下车站点在所述目标公交线路中的站点名称以及每一所述历史下车站点在所述第一备选站点集合中的出现次数,所述第二备选站点集合包括每一所述第二历史乘车记录的历史上车站点在所述目标公交线路中的站点名称以及每一所述历史上车站点在所述第二备选站点集合中的出现次数,所述历史下车站点以及所述历史上车站点均位于所述目标上车站点的后方;
将所述第一备选站点集合以及所述第二备选站点集合合并,得到包括备选站点以及所述备选站点的出现次数的第三备选站点集合,其中,所述备选站点的站点名称包括所述历史下车站点的站点名称以及所述历史上车站点的站点名称,所述备选站点的出现次数是所述备选站点的站点名称在所述第一备选站点集合中的出现次数和在所述第二备选站点集合中的出现次数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的;
将所述第三备选站点集合中出现次数最高的所述备选站点,确定为所述目标下车站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公交下车站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用户当天的出行记录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出行记录确定所述目标用户为连续出行时,依次选取出行方式为公交出行的乘车记录为第一乘车记录,所述第一乘车记录的下一条乘车记录为第二乘车记录,其中,当所述出行记录包括至少两条乘车记录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为连续出行,所述第一乘车记录不包括所述末次乘车记录;
获取所述第二乘车记录的上车站点,以及与所述上车站点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的目标公交站点,其中,所述目标公交站点位于所述第一乘车记录中的公交线路上;
当所述目标公交站点的数量为零时,则确定所述第一乘车记录为目标乘车记录,并进行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在前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历史出行记录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公交下车站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二乘车记录的上车站点,以及与所述上车站点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的目标公交站点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公交站点的数量为一个,则确定所述目标公交站点为目标下车站点;
若所述目标公交站点的数量大于一个,则根据所述目标公交站点与所述上车站点的距离确定所述目标下车站点,其中,所述目标下车站点到所述上车站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任一所述目标公交站点到所述上车站点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确定公交下车站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根据所述第二乘车记录的出行方式确定;
当所述第二乘车记录为公交出行时,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为第一阈值;
当所述第二乘车记录为地铁出行时,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为第二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交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53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剂协同重油热改质方法
- 下一篇:手握方向盘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