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万寿菊鲜花青贮破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5803.6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0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柏老六;李田;马海发;刘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博浩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03/24 | 分类号: | C07C403/24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曲靖市专利事务所 53104 | 代理人: | 许永昌 |
地址: | 6553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液 万寿菊鲜花 青贮剂 喷洒 酶制剂 破壁 青贮 发酵池 万寿菊 综合利用效果 黑色塑料膜 饮用水制备 发酵池口 反复操作 连续处理 密封处理 不漏气 不透光 第三层 破壁剂 前处理 食用糖 填塞物 压实膜 池子 池口 次酶 两层 平铺 覆盖 柔软 制备 密封 站点 配置 收购 | ||
一种万寿菊鲜花青贮破壁方法,包括青贮破壁剂配置、喷洒、密封处理用青贮剂、食用糖和水制备万寿菊青贮剂混合液;用酶制剂兑饮用水制备酶制剂混合液;按一层15‑20厘米厚度,平铺万寿菊鲜花,并喷洒备好的青贮剂混合液,同方式连续处理两层;铺好第三层万寿菊鲜花后喷洒酶制剂混合液;反复操作至万寿菊鲜花层叠至发酵池口部;喷1次万寿菊青贮剂混合液,再喷洒1次酶制剂混合液作封池前处理。池口密封,要求不透光不漏气用至少3层黑色塑料膜覆盖发酵池,池子周围用柔软的填塞物塞紧,并压实膜覆盖。6-7天达到破壁要求。适用于大面积推广,解决收购站点高峰期占发酵池的问题,综合利用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万寿菊鲜花青贮破壁方法。
背景技术
提取叶黄素最好的原料,在生产加工前需要进行青贮发酵。现主要采用万寿菊青贮剂青贮发酵,青贮时间一般在15天以上。对于鲜花收购量较大的收购站点来说,数量有限的发酵池内鲜花还未发酵完成,但新收购的鲜花没有地方存放和发酵,容易变质,造成叶黄素大量氧化损失。因此15天的发酵时间过长,影响鲜花的发酵效率和发酵池的利用率。该方法采用青贮剂+复合酶制剂的青贮破壁方法,缩短了万寿菊鲜花的发酵时间,提高发酵效率。提高的发酵池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万寿菊鲜花青贮破壁方法,以解决目前收购站对万寿菊鲜花青贮处理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万寿菊鲜花青贮破壁方法,包括青贮破壁剂配置、喷洒、密封处理步骤:
(1)破壁剂配制:
a、万寿菊青贮剂混合液制备:以重量计,按1:2:40的比例分别取青贮剂、食用糖和水。混合备好的三种原料,搅拌均匀,形成乳白色的悬浊液,静置至少4小时即配制好万寿菊青贮剂混合液,备用;
b、酶制剂混合液制备:按重量计取3-4份酶制剂兑入20份斤饮用水,水温26℃,搅拌均匀备用;
(2)破壁剂喷洒:
a、青贮剂混合液喷洒:具体操作方式是万寿菊鲜花平铺厚度至15-20厘米,喷洒步骤1制得的万寿菊青贮剂混合液一次,鲜花厚度30-40厘米按照此方法连续喷洒两次青贮剂混合液;
b、酶制剂混合液喷洒:继续平铺鲜花厚度至45-60厘米,均匀喷洒酶制剂混合液,本次喷洒完毕,再继续平铺鲜花,重复操作直至鲜花层叠放高度达到封池要求;
c、封池前处理:当鲜花层厚度达到封池高度时,先喷1次万寿菊青贮剂混合液,再喷洒1次酶制剂混合液;
(3)密封:上述喷洒混合液结束,接着对池口密封,要求不透光不漏气用至少3层黑色塑料膜覆盖发酵池,池边黑膜必须塞下15-20cm,池子周围用柔软的填塞物塞紧、压实,达到人在上面走动时不漏气的密封要求。
万寿菊青贮剂混合液使用前先搅拌均匀,保证混合液均匀喷洒在鲜花上;酶制剂混合液在使用前先搅拌均匀,以雾状均匀喷洒在万寿菊鲜花上。
上述工序结束,需进一步压实池口:在池口封盖的黑色膜表面,用不透光材料把发酵池口盖严实,不能让阳光直射到黑膜上造成叶黄素氧化损失;均匀密集的铺设混泥土块,压实密封用的封盖物,阻断阳光照射。
每天对封好的池子四周作踩实处理,并及时对下沉的池边黑膜塞紧、压实,达到在上面走动时不漏气;封池时间至第6-7天时,即达到万寿菊鲜花青贮破壁的要求,开池将处理好的原料调运至烘干制粒工序制粒。
所述青贮剂由芯来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产品规格:活性乳酸菌含量≥100亿个/克,50克/袋;该方法所用酶制剂由诺维信公司生产,内含蛋白质酶+果胶酶+淀粉酶混合液,该酶制剂为复合酶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博浩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博浩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5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