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管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5894.3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5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熊腾;方圆;孙海军;唐征明;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G21C15/2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胡红林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能动 余热 排出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段冷凝管和第二段冷凝管,两段冷凝管分别包括有进口和出口;第一段冷凝管的进口与蒸汽发生器连通,出口与第二段冷凝管的进口连通;第二段连通管的出口与蒸汽发生器连通;所述第一、第二段冷凝管贴于水箱、船舱壁或船底;所述第二段冷凝管内设置有毛细机构。该系统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能够自动将蒸汽发生器中产生的蒸汽冷凝后回流至蒸汽发生器,实现对余热的排出,且无需利用额外的冷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领域中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余热排出,具体地指一种热管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用于海上浮动堆丧失自用电后堆芯余热的排出。
背景技术
目前,核电堆芯余热排出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二代及二代+核电厂仅有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在事故分析中不考虑全厂断电这种情况。
三代核电技术中增加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作为专设安全系统,保证在全厂断电的情况下堆芯余热排出,从而确保堆芯安全。但是系统布置较为复杂,由于需要在大水箱中冷却,所以需要占用很大空间。再者,为了保证系统中的介质在没有任何外部动力源的情况下自然循环,需要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中的冷却换热设备布置在较高的位置,布置位置不当会导致冷凝水不能流入蒸汽发生器中,影响其循环效果,从而影响其余热排出功能。
小堆动力装置,目前部分小堆核动力装置中,尤其是海上浮动堆在运行过程中处在一个不断摇摆、冲击的环境中,对依靠自然循环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正常工作影响较大。若是浮动堆所在的船体倾斜、摇摆太大可能会导致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失去排热的作用。
综上所述,开发一种用于核电领域,适用于海上浮动堆且简单、有效、占用空间小、对布置要求不高的非能动热排出方法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热管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能够自动将蒸汽发生器中产生的蒸汽冷凝后回流至蒸汽发生器,实现对余热的排出,且无需利用额外的冷源。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管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段冷凝管和第二段冷凝管,两段冷凝管分别包括有进口和出口;第一段冷凝管的进口与蒸汽发生器连通,出口与第二段冷凝管的进口连通;第二段连通管的出口与蒸汽发生器连通;所述第一、第二段冷凝管贴于水箱、船舱壁或船底;所述第二段冷凝管内设置有毛细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段冷凝管分别连接有多块散热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段冷凝管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贴于水箱、船舱壁或船底。
进一步地,所述热管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蒸汽连通道,蒸汽连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口和蒸汽发生器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热管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还包括挡板和凝水连通管,所述挡板设于第二出口的上端,第二出口的下端留有开口,所述凝水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该开口和蒸汽发生器连接,所述凝水连通管内设有毛细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段冷凝管为扁平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能充分利用大海这个无限热阱,将热量传导到海水中,无需考虑冷源不够用的情况;
2、第一、第二段冷凝管为成扁平结构并紧贴舱壁/舱底,占用空间大大减少,无需专门为此系统设置大水箱;
2、充分利用毛细结构提高凝水回流能力,布置上无需对第二段冷凝管严格要求,灵活性更大;
4、第二段冷凝管和凝水连通管内设有毛细结构,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凝水的回流更可靠,循环的建立受到摇摆、冲击的影响会更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58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小型反应堆的保护系统
- 下一篇:安全壳泄漏率在线监测信号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