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振动抑制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6063.8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0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秦野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18 | 分类号: | H02K1/18;H02K5/2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国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振动 抑制 构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实现了结构的简化的基础上,能够抑制噪音的产生的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振动抑制构造。本发明的旋转电机(1)具备定子铁心(11)、壳体(2)及紧固连结构件(30)。紧固连结构件(30)具备:具有穿过贯通孔(25)并穿入安装孔(49)的轴部(71)、以及从轴部(71)中的相对于定子铁心而与壳体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伸出的头部(72)的螺栓(52);包围轴部(71)的周围并且在轴向上夹持在头部(72)与定子铁心之间的垫圈(51);设为供轴部(71)嵌合的筒状、在安装孔(49)内螺纹接合于壳体的筒部(61);及包围轴部(71)的周围并且在轴向上夹持在定子铁心与壳体之间的凸缘部(6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振动抑制构造。
背景技术
在旋转电机中,通过向线圈供给电流而在定子铁心形成磁场,在转子的永久磁铁与定子铁心之间产生磁吸力、磁斥力(电磁激励)。由此,转子相对于定子旋转。
在上述的旋转电机中,有可能因上述的电磁激励而在定子产生圆环0阶模式的振动(定子铁心呈同心圆形状地伸缩的振动)。定子的振动通过保持定子的壳体而向周围传递。此时,电磁激励当激发以壳体的结构为起因的共振模式时,有可能成为刺耳的声音而向车室传递。
于是,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141946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定子铁心被分割为层叠多个电磁钢板而成的多个块的结构。在各块形成有用于将定子铁心固定于壳体的凸起部。形成于各块的凸起部在各块间使相位不同而配置。由此,避免在各块间振动的波腹的位置重叠,能够减低旋转电机的振动及噪音。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的以往技术中,既需要设定凸起部的位置,又需要在各块间使壳体与定子铁心的固定位置在轴向上不同等,因此,有可能导致结构的复杂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实现了结构的简化的基础上,能够抑制噪音的产生的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振动抑制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旋转电机具备:筒状的定子铁心(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定子铁心11),其装配有线圈(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线圈12);壳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壳体2),其收容所述定子铁心;以及紧固连结构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紧固连结构件30),其穿过所述定子铁心的贯通孔(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贯通孔25)、以及形成于所述壳体上的沿所述轴向延伸的安装孔(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安装孔49)而将所述定子铁心与所述壳体彼此紧固连结,所述贯通孔在轴向上贯穿所述定子铁心,所述紧固连结构件具备:芯材(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螺栓52),其具有穿过所述贯通孔并穿入所述安装孔的插通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轴部71)、以及从所述插通部中的相对于所述定子铁心而与所述壳体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伸出的头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头部72);第一缓冲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垫圈51),其包围所述插通部的周围,并且在所述轴向上夹持在所述头部与所述定子铁心之间;第二缓冲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筒部61),其设为供所述插通部嵌合的筒状,在所述安装孔内螺纹接合于所述壳体;以及第三缓冲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凸缘部62),其包围所述插通部的周围,并且在所述轴向上夹持在所述定子铁心与所述壳体之间。
(2)在上述(1)方案的旋转电机中,也可以是,所述插通部螺纹接合于所述第二缓冲部。
(3)在上述(1)或(2)方案的旋转电机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缓冲部及所述第三缓冲部一体地形成。
(4)在上述(1)~(3)中任一方案的旋转电机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缓冲部及所述第三缓冲部中的至少任一方通过在所述轴向上层叠树脂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树脂部100、120)与金属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金属部101、121)而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60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