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自动火龙果采摘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6515.2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7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鹏;高凯;桂晨晨;杨凯;李奕;蒋雪松;周凤芳;张慧春;茹煜;周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摘 收集装置 输送装置 执行装置 输送软管 火龙果 可移动 伸缩式 收集筐 蓄电池 感应机构 夹持机构 剪切机构 固定架 申请 损伤 果实 | ||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火龙果采摘收集装置,包括末端采摘执行装置,输送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末端采摘执行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感应机构、剪切机构和蓄电池;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伸缩式输送软管,所述伸缩式输送软管的一端与手持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与输送装置连接;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可移动收集筐,所述伸缩式输送软管的另一端位于可移动收集筐的内部并与可移动收集筐连接。本专利申请可以手持末端采摘执行装置采摘火龙果,并通过收集装置传送到输送装置内,操作方便,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采摘效率;同时末端采摘执行装置在采摘过程中可减少对果实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涉及火龙果采摘收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自动火龙果采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火龙果由于其口感好,营养丰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对火龙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在火龙果的生产链中,果品采摘作业是最耗时,最费力的一个环节,采摘作业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费用高,因此保证果实适时采收,降低收获作业费用是当前火龙果生产行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果品的采收期也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仅影响当批次果实产量、品质和耐贮性, 对果树下一批次的产量也有明显的影响。
火龙果传统的采摘收集方式是人一手提着果篮,一手拿着火龙果采摘剪,到每一株果树前都要放下果篮,一手扶着火龙果果实,以防火龙果果实剪断后掉落损伤,一手进行采摘,采摘完成后将果实再弯腰放入果篮。若是一个人在果田里操作,虽能独立完成火龙果采摘,但由于一些果树的生长特点,带有尖刺、绒毛,使用采摘剪手扶采摘易使人受伤,产生不适,而且每次采摘果实后均要弯腰将果实放入果篮,当一株果树采摘完毕后,还要将装有果实的果篮提起并走到另一株果树前放下,因此纯人工采摘和收集过程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为低下,所以需要更加高效、快捷的采摘收集装置来满足大量的火龙果采收,节省劳动强度,并保证火龙果的采收效率,同时保证采摘下来的火龙果低损伤。
发明内容
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半自动火龙果采摘收集装置,本半自动火龙果采摘收集装置可以手持末端采摘执行装置采摘火龙果,并通过收集装置传送到输送装置内,操作方便,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采摘效率;同时末端采摘执行装置在采摘过程中可减少对果实的损伤。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半自动火龙果采摘收集装置,包括末端采摘执行装置,输送装置和收集装置;
所述末端采摘执行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感应机构、剪切机构和蓄电池;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夹持火龙果果实的两个立式夹持手爪、手持固定架和第一驱动机构,两个夹持手爪的一端均以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手持固定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手持固定架内侧且用于驱动两个夹持手爪进行相向或相背转动,所述手持固定架的一侧设有手握柄,所述手持固定架内侧安装有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感应机构包括两个感应支架、感应机架和第二驱动机构,两个感应支架上均设有凹弧面,两个感应支架的一端均以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感应机架上且两个感应支架以凹弧面相对的方式分布,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感应机架上且用于驱动两个感应支架进行相向或相背转动,两个感应支架的凹弧面均设有滚轮和第一压力传感器且两个感应支架通过拉伸弹簧连接,两个感应支架凹弧面的顶部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剪切机构包括剪切装置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安装在感应支架上,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剪切装置执行剪切动作;所述手持固定架的另一侧连接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感应机架下表面连接,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感应机构沿远离夹持机构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和直线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直线驱动机构和控制器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65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韭菜收割机
- 下一篇:一种咬合式火龙果采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