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银电池的分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6775.X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6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温嘉斌;李昊;李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89 | 分类号: | G01R31/389;G01R31/378;G01R31/39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锌银电池 采样点 分选 电池 标准点 变化曲线 电池单体 放电电压 放电 充放电测试 倍率电流 充电测试 单体电池 交流内阻 聚类分析 特征点 保留 充电 绘制 测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锌银电池分选方法,其通过对n个锌银电池单体分别进行充电测试,并将充电后的n个电池静置a小时,保留电压值满足大于或等于V1小于或等于V2的电池单体,再分别进行交流内阻测试,保留内阻值满足大于或等于R1小于或等于R2的电池单体,再进行小倍率电流充放电测试,绘制每个电池的放电时间与放电电压变化曲线,提取n个电池的放电时间与放电电压变化曲线上三个不同时刻T1、T2和T3电压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分选配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锌银电池分选方法。
背景技术
锌银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高、放电电压平稳、可靠性和安全性好等特点。因此,在水下、水面设备及航空航天领域应用非常广泛。针对这些领域对大功率高容量电池的需求问题,锌银电池的成组使用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但是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间存在的初始性能不一致问题,使某些单体电池容量加速衰减,导致电池组过早失效。目前,常规的锌银电池组的循环寿命在30周左右,即在30次循环充放电工作后,电池组的容量保持率已低于80%。在新能源汽车中需要对大量的单体电池进行串联或并联,达到合适的电压等级、容量等级以及满足大功率和高能量的应用需求。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不一致性不仅影响对电池组电荷状态、健康度状况等的正确判断,而且还会造成电池组容量衰减和寿命降低,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出现了电池分选技术,即在电池成组之前,通过技术手段从众多电池中筛选出一致性接近的单体电池,排除差异较大的电池单体,降低“木桶效应”的不良影响,通过分选技术筛选电池后进行配组,提高电池组的整体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
然而,目前传统的分选技术大多是以单体电池的容量、电压、内阻等外特性参数为指标进行筛选,其特点是筛选时间短,效率高,可迅速完成分选,其缺点是以这些外特性参数为指标筛选出的单体电池往往是只能保证这些指标的一致性,无法反映出电池内部特征的一致性。所以,提供一种能挑选出性能一致的单体电池的分选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锌银电池分选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电池组的整体性能,并降低锌银电池组的容量衰减率。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锌银电池分选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对n个锌银电池单体分别进行充电测试,n个锌银电池单体的充电截至电压相同,并将充电后的n个电池静置a小时,记录n个锌银电池的电压值,保留电压值满足大于或等于V1小于或等于V2的电池单体,完成第一次筛选;其中,n为大于10的整数,a、V1和V2均为正数,且V1<V2;
步骤二、对所有完成第一次筛选的锌银电池单体分别进行交流内阻测试,保留内阻值满足大于或等于R1小于或等于R2的电池单体,完成第二次筛选;R1、R2均为正数,且R1<R2;
步骤三、对完成第二次筛选的锌银电池进行小倍率电流充放电测试,绘制每个锌银电池的放电时间与放电电压变化曲线,提取每个锌银电池的放电时间与放电电压变化曲线上三个不同时刻T1、T2、T3位置上电压值Vij作为采样点,以n个锌银电池相同时刻采样点的平均值作为标准点,计算n个锌银单体电池三个不同时刻采样点与标准点的距离△uij,并利用所述的单体电池采样点与标准点的距离作为特征点进行聚类分析,对完成第二次筛选的电池进行聚类分组,实现对锌银电池分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67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