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应力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7014.6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0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叶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天予天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G01R31/382;G01R31/389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夹取装置 控制装置 应力测试 气源 待测样品 调节装置 供气装置 上夹块 导管连通 记录测试 使用环境 下夹块 夹取 气压 连通 匹配 测试 |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应力测试设备,包括用于提供气源的供气装置、用于对所述气源的气压进行调节的调节装置、用于对所述气源进行切断或连通以及记录测试的数据的控制装置以及用于夹取待测样品的夹取装置,所述供气装置、和控制装置均与所述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夹取装置包括上夹块和与所述上夹块相匹配的下夹块,所述夹取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导管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高精度的优点,能很好地适应待测样品的实际使用环境。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应力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应力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自放电小以及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中,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电动汽车行业。而对于代步工具的电动汽车而言,汽车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显得至关重要,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输出部分,由于受到汽车的不同使用环境以及其自身中的电化学反应,电池中的各零部件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机械应力的作用,在这些应力长时间的作用下性能会出现衰退的情况,进而导致整个电池失效。
目前,行业内针对锂离子电池各零部件的长期机械应力测试设备还不够完善,每个不同部位的零部件只能用不同的设备进行测试,适用性较差,而且测试环境与锂离子电池实际受应力的环境相差较大,无法同时复合多种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传统的应力施加方法提供的机械应力难以调节,无法很好的适用于电池中零部件测试。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锂离子电池的应力测试方案作进一步改进,以克服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应力测试设备,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高精度的优点,能很好地适应待测样品的实际使用环境。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应力测试设备,包括:
供气装置,用于提供气源;
调节装置,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用于对所述气源的气压进行调节;
控制装置,与所述调节装置连接,用于对所述气源进行切断或连通以及记录测试的数据;和
夹取装置,包括上夹块和与所述上夹块相匹配的下夹块,所述夹取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导管连通,所述夹取装置用于夹取待测样品。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应力测试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夹块设置有与所述待测样品相匹配的第一容置槽,所述上夹块的侧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槽连通的第一通道。这样设置能使第一容置槽更好地适应待测样品的尺寸以提高测试的精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应力测试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夹块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相匹配的第二容置槽,所述下夹块的侧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置槽连通的第二通道。这样设置能使第二容置槽更好地适应待测样品的尺寸以提高测试的精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应力测试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模块、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与所述PLC控制模块电性连接。PLC控制模块可以分别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打开与关闭,从而对夹取装置中的气压进行控制。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应力测试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均为三通自动阀。三通阀门能有效地对气流进行控制,使夹取装置形成循环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天予天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天予天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7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