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解决应力集中、轻量化的胀紧联结套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7148.8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7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宁可;王建梅;崔夕峰;侯定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3;G06F30/27;G06N3/12;G06F111/06;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解决 应力 集中 量化 联结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解决应力集中、轻量化的胀紧联结套的设计方法。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胀套尺寸设计方法存在的可靠性不足、材料浪费等技术问题。具体方法包括:1)依据胀紧联结套传递转矩要求、材料屈服强度要求和轻量化最小质量要求;确定设计指标为:主轴与轴套最小接触压力p1min、整机最大等效应力Emax和最小质量mmin;2)根据设计指标确定胀套的设计参数,基于有限元模拟,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获得样本数据;3)归纳样本数据,将设计指标作为函数因变量,设计参数作为自变量,利用Kriging法得到目标函数,构建满足转矩、等效应力、最小质量的预测模型;4)联立预测模型得到多目标优化函数,通过第二代遗传算法(NSGA‑II)求解,获得最终设计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解决应力集中、轻量化的胀紧联结套的设计方法,它属于机械传动连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胀紧联结套(胀套)作为机械传动系统的基础联接件被广泛应用于冶金、新能源、机床、纺织、矿山机械等领域;该结构可以传递多种形式载荷及复合载荷,依靠摩擦传动,过载打滑,保护设备不损毁;拆卸方便,具有较好的互换性。目前,传统的胀套设计方法忽略应力集中问题、缺少对轻量化的设计要求,设计结果存在可靠性不足、材料浪费和制造成本偏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胀套尺寸设计方法存在的可靠性不足、材料浪费和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稳定可靠、提升设计制造效率的用于解决应力集中、轻量化的胀紧联结套的设计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解决应力集中、轻量化问题的胀紧联结套的设计方法,其所述胀紧联结套由内环、外环和螺栓组成,套装在轴套和主轴上,其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依据胀紧联结套传递转矩要求、材料屈服强度要求和轻量化最小质量要求;确定设计指标为:主轴与轴套最小接触压力p1min、整机最大等效应力Emax和最小质量mmin;
2)结合胀紧联结套的结构特点,确定的设计参数为:内环圆锥面最小直径d3、外环直径d4、最大推进行程emax;结合设计参数,利用有限元模拟,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得到设计参数与设计指标对应的样本数据;
3)归纳样本数据,将设计指标作为函数因变量,设计参数作为自变量,利用Kriging法得到目标函数,构建满足转矩、等效应力、最小质量的预测模型;
4)联立预测模型得到多目标优化函数,通过第二代遗传算法(NSGA-II)求解,获得最终设计参数:内环圆锥面最小直径d3、外环直径d4、最大推进行程emax,其中,求解优先级满足:转矩等效应力最小质量;最小推进行程满足emin=kemax,0.6k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基于新型优化设计理论和有限元模拟,同时考虑应力集中和轻量化,解决了现有胀套尺寸设计方法存在的可靠性不足、材料浪费和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计算效率高,有效提高了产品可靠性,降低了制造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胀紧联结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2—轴套,3—外环,4—内环,5—螺栓,d0—主轴内径,d1—主轴外径,d2—轴套外径,d3—内环圆锥面最小直径,d4—外环外径,L—内环与主轴接触长度,e—推进行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71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