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涡环低速循环送风的对流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7180.6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5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徐琳;李世豪;弋戈;郑润泽;曾龙富;赖秋洋;刘雨兮;刘坤;胡詹迪;付亿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F24H3/04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乐综胜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环 送风装置 环形送风装置 联合加热装置 上端 对流换热装置 循环送风 社会经济效益 供暖系统 供暖效率 节能减排 热量循环 市场应用 温度分布 低能耗 高效率 供暖器 减小 联通 送风 室内 能源 | ||
1.一种基于涡环低速循环送风的对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合加热装置、环形送风装置和涡环送风装置,联合加热装置设置于涡环送风装置的上端,环形送风装置套设于涡环送风装置外,涡环送风装置的上端和环形送风装置的上端分别与联合加热装置联通;
涡环送风装置包括主通风管道、渐缩喷嘴、顶盖、夹板薄膜组合体和推动装置,顶盖设置于主通风管道的顶部,渐缩喷嘴设置于主通风管道的底部,夹板薄膜组合体设置于主通风管道内,推动装置固设于顶盖上,推动装置与夹板薄膜组合体连接,推动装置带动夹板薄膜组合体在主通风管道内上下移动,主通风管道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
冷空气由联合加热装置加热后,将一部分热空气送到涡环送风装置,另一部分空气送到环形送风装置,涡环送风装置将加热空气装置产生的热空气以涡环形式送出,环形送风装置将剩余热空气以圆环形普通风的形式在涡环外围送出,结合圆环形普通风以涡环的形式将暖气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环低速循环送风的对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联合加热装置包括环形换热流道、增速流道、轴流风机、碳纤维纸加热片和PTC陶瓷加热片,轴流风机设置于环形换热流道的进口端,碳纤维纸加热片和PTC陶瓷加热片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环形换热流道内,环形换热流道的出口端与增速流道的进口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涡环低速循环送风的对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换热流道包括供暖外管,供暖外管套设于增速流道外,供暖外管的上下端与增速流道之间分别连接有上端盖板和下端盖板,供暖外管和上端盖板和下端盖板与增速流道之间的空间形成环形换热流道;
增速流道包括增速外管和增速内管,增速内管套设于增速外管之外,增速外管和增速内管的上端均与供暖外管的上端盖板连接,形成增速流道,增速外管的下端和增速内管的下端之间无连接,形成增速流道出风口,增速流道出风口分别与环形送风装置和涡环送风装置的进风口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涡环低速循环送风的对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暖外管、增速外管和增速内管由外向内依次嵌套同心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涡环低速循环送风的对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碳纤维纸加热片与供暖外管的内壁之间设有隔热布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环低速循环送风的对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送风装置包括上流板和下流板,上流板和下流板均为环形,下流板套设于上流板外,上流板套设于涡环送风装置外,上流板和下流板之间形成环形通道,环形通道的上端与增速流道出风口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环低速循环送风的对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推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丝杆,电机固设于顶盖上,丝杆的上端与电机连接,丝杆的下端穿过顶盖通过螺纹与夹板薄膜组合体连接,电机驱动丝杆转动,带动夹板薄膜组合体沿丝杆上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环低速循环送风的对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主通风管道内还设有蜂窝整流板,蜂窝整流板内置于主通风管道内部底端,紧邻渐缩喷嘴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环低速循环送风的对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主通风管道的进风口下侧布置有导流板,导流板向外倾斜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71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壁挂式暖风机
- 下一篇:一种燃烧充分的空气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