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旋转射流的节能化空调定向送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7188.2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9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吕俊蒙;冯璇;程勇;薛首志;胡雅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3/08 | 分类号: | F24F13/08;F24F11/72;F24F11/46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旋转 射流 节能 空调 定向 送风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射流的节能化空调定向送风装置,包括主通风腔体、旋风发生器、环形整流蜂窝板和三级多向双形式送风板块;旋风发生器包括旋风发生器腔体外壳、电动机支撑架、直流电动机和螺旋形旋转体;环形整流蜂窝板套装在旋风发生器腔体外壳上,并位于主通风腔体内部;三级多向双形式送风板块包括板块外壳、一级环形布置定向渐缩喷管群、二级环形布置定向渐缩喷管群和旋风出风口;板块外壳包括底壳和外壳;底壳的上端安装在主通风腔体的下端;外壳与底壳同轴连接;旋风出风口与旋风发生器腔体外壳的下端连通;本发明实现送风区域化,个性化,实现了定点处所需风量相同的情况下,通风量显著减少的效果,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暖通技术空调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旋转射流的节能化空调定向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已不局限于简单的衣食住行。对于居住环境,人们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节能化与舒适化,毫无意外的成为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
在当今社会,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3。暖通空调能耗是建筑能耗中的大户,据统计在发达国家中暖通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5%,以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56%计算,暖通空调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高达22.75%,由此可见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暖通空调的节能。
因此,对现有空调进行改造刻不容缓。目前市面上的空调大多数为平面式直吹风,这种风难以维持能量,易消散,无法实现室内定向送风,无法实现送风区域化,因此会增加空调的能耗。
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送风装置。
发明内容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基于旋转射流的节能化空调定向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通风腔体、旋风发生器、环形整流蜂窝板和三级多向双形式送风板块。
所述主通风腔体为圆筒状,其上端为进风口,该进风口连接空调,其下端为出风口。
所述旋风发生器包括旋风发生器腔体外壳、电动机支撑架、直流电动机和螺旋形旋转体。
所述旋风发生器腔体外壳为圆筒状。所述旋风发生器腔体外壳位于所述主通风腔体内,其上端与所述主通风腔体的上端相平,下端从所述主通风腔体内穿出。
所述电动机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旋风发生器腔体外壳的内壁上。
所述直流电动机安装在所述电动机支撑架上。
所述螺旋形旋转体安装在所述直流电动机的输出轴上。
所述环形整流蜂窝板套装在所述旋风发生器腔体外壳上,并位于所述主通风腔体内部。
所述三级多向双形式送风板块包括板块外壳、一级环形布置定向渐缩喷管群、二级环形布置定向渐缩喷管群和旋风出风口。
所述板块外壳包括底壳和外壳。
所述底壳为圆柱状壳体,其上下端均敞口,其中下端的敞口内设有圆环凸缘I。
所述底壳的上端安装在所述主通风腔体的下端。
所述外壳为圆柱状壳体,其上下端均敞口,其中下端的敞口内设有圆环凸缘II。
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壳同轴连接,其中外壳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底壳的圆环凸缘I内壁。
所述旋风出风口为中空圆柱体。所述旋风出风口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圆环凸缘II内壁。
所述旋风出风口与所述旋风发生器腔体外壳的下端连通。
所述一级环形布置定向渐缩喷管群包括若干个定向渐缩喷管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71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区域层流送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