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速可控的错列布置挡风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7703.7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4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安;陈一夫;傅继阳;吴玖荣;刘爱荣;邓挺;赵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14 | 分类号: | E04H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瑶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风墙 调控管 错列布置 风速 风速调节装置 可控的 转轴 风速可调 驱动转轴 驱动装置 转动连接 转轴转动 风环境 疏透度 中空的 最优化 固接 转动 建筑物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速可控的错列布置挡风墙,包括若干个设置于建筑物之间的挡风墙,若干个挡风墙相互错列布置,相邻两个挡风墙之间均留有通道,每个挡风墙均设有风速可调的风速调节装置,风速调节装置包括中空的框架、转动连接于框架的若干个转轴和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每个转轴均固接有主体调控管。因而本发明挡风墙通过转轴转动主体调控管,改变主体调控管的角度,并可任意开启和关闭主体调控管之间的缝隙来调节不同风环境下的主体调控管之间的疏透度,从而最优化保证挡风墙最佳风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灾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速可控的错列布置挡风墙。
背景技术
城市建筑物各种方式的布局影响着周围风向和流速的改变,建筑风环境不仅仅只是影响着空气质量问题,还涉及行人的安全和舒适。在高低错落的建筑群极易构成一道人工的“街道峡谷”,产生峡谷效应,导致出现局部风速加大,危及行人安全。传统的栅栏装置,一般都为固定式,起到了一定的围护作用,但是对于阻挡风流场的效果并不是很高效。通过实验研究表明疏透度(孔隙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对栅栏绕流的平均速度场分布影响比较明显,疏透度越小栅栏后的平均水平风速衰减得越快。
现在高层居民小区楼群之间过道存在着局部风速较大,而物业处一般采取植被进行阻挡,虽然会减小一定的风速,但是并不利于植被的生长,并且植被的枝干可能也对行人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植被的种植需要一定的空间,减少了居民正常活动的范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速可控的错列布置挡风墙,其能够在小区间隔过道处设置用于防风减风,并且能够调整风速,占用空间较小,不影响行人通行,相对植被较为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速可控的错列布置挡风墙,包括若干个设置于建筑物之间的挡风墙,若干个挡风墙相互错列布置,相邻两个挡风墙之间均留有通道,每个挡风墙均设有风速可调的风速调节装置,风速调节装置包括中空的框架、转动连接于框架的若干个转轴和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每个转轴均固接有主体调控管。
进一步,驱动装置包括若干个齿轮、带齿皮带、主动齿轮以及转动电机,每个齿轮均分别固接于一个转轴,转动电机驱动主动齿轮转动,带齿皮带与若干个齿轮和主动齿轮啮合并带动若干个齿轮转动。
进一步,每个转轴均分别套接有轴承,轴承的外圈固接于框架。
进一步,框架设有若干个通孔,轴承固接于通孔内。
进一步,框架包括焊接在一起的上横梁、下横梁、左立柱和右立柱,转轴转动连接于上横梁和下横梁。
进一步,上横梁、下横梁、左立柱和右立柱为空心锌钢管。
进一步,转动电机设置于左立柱或者右立柱内。
进一步,带齿皮带、主动齿轮和若干个齿轮位于上横梁或者下横梁内。
进一步,主体调控管为铝合金空心长立方体管。
进一步,挡风墙的下部设有用于固定在地面的固定部。
总的说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一种风速可控的错列布置挡风墙,包括若干个设置于建筑物之间的挡风墙,若干个挡风墙相互错列布置,相邻两个挡风墙之间均留有通道,便于人通过,每个挡风墙均设有风速可调的风速调节装置,风速调节装置包括中空的框架、转动连接于框架的若干个转轴和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每个转轴均固接有主体调控管。因而本发明挡风墙通过转轴转动主体调控管,改变主体调控管的角度,并可任意开启和关闭主体调控管之间的缝隙来调节不同风环境下的主体调控管之间的疏透度,从而最优化保证挡风墙最佳风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7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