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木耳栽培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7822.2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2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隋进请;徐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立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3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木耳 栽培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木耳栽培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培养基以粮豆秸秆、柞枝屑、米糠、伞菌菌糠、石膏粉、生石灰粉、苦参、酵母粉和氯化钠为原料,粮豆秸秆含纤维素、半纤维素高,但质地较松软,而柞枝粉碎的木屑质地密、比重大、孔隙小,木质素含量高,耐腐朽,两者配合优势互补,有利于黑木耳养分的积累;伞菌菌糠中仍有很多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本发明的培养基原材料来源广、配料科学、营养结构合理且污染率低,培养得到的黑木耳产量高、品质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木耳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黑木耳栽培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黑木耳是一种常见而高端的食用菌,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东北、湖北、浙江、云南都有分布,是中国木耳的生产区,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朵生。黑木耳不但好吃,营养丰富,且可以帮助人体排毒、养生、保健、治疗多种疾病,自古被人列为山珍上品。当前黑木耳培养基的原料五花八门,有些营养过于丰富,造成成本高但菌丝生长慢以及产量低,营养失衡造成菌种成活率低,菌丝易老化,引起菌种变异,影响后期木耳生长,甚至造成木耳减产,品质下降等严重后果;且大部分黑木耳培养基的配料不科学、营养结构不合理,容易遭受杂菌感染,不具备抑菌、抗菌功能,易产生黑木耳流耳,培养出来的木耳一级品率低,导致种植户经济效益低。
因此,提供一种原材料来源广、配料科学、营养结构合理且污染率低的黑木耳栽培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木耳栽培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该培养基原材料来源广、配料科学、营养结构合理且污染率低,培养得到的黑木耳产量高、品质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黑木耳栽培培养基,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粮豆秸秆80-120份,柞枝屑20-30份,米糠10-20份,伞菌菌糠15-20份,石膏粉0.5~1.5份,生石灰粉0.5~1.2份,苦参1.5~3.5份和酵母粉0.5~1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粮豆秸秆、柞枝屑、米糠、伞菌菌糠、石膏粉、生石灰粉、苦参和酵母粉,以特定比例复配制备成培养黑木耳的培养基;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具有吸水作用,石膏粉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和石膏粉还具有防止霉变发生和培养料酸变的作用;本发明的原料组合可以有效降低培养基的感染率,增加黑木耳产量且提高品质。
优选地,一种黑木耳栽培培养基,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粮豆秸秆100份,柞枝屑25份,米糠15份,伞菌菌糠18份,石膏粉1份,生石灰粉0.8份,苦参2.5份和酵母粉0.5份。
进一步,一种黑木耳栽培培养基,原料以重量份计,还包括氯化钠1~2份。
优选地,一种黑木耳栽培培养基,原料以重量份计,还包括氯化钠1.5份。
进一步,一种黑木耳栽培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粮豆秸秆和苦参粉碎,过6~10目筛;
(2)按重量份数称取黑木耳栽培培养基中的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加水,使培养基的含水量达到55%~57%;装入袋中灭菌后,进行无菌操作接种。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黑木耳栽培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培养基以粮豆秸秆、柞枝屑、米糠、伞菌菌糠、石膏粉、生石灰粉、苦参、酵母粉和氯化钠为原料,粮豆秸秆含纤维素、半纤维素高,但质地较松软,而柞枝粉碎的木屑质地密、比重大、孔隙小,木质素含量高,耐腐朽,两者配合优势互补,有利于黑木耳养分的积累;伞菌菌糠中仍有很多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本发明的培养基原材料来源广、配料科学、营养结构合理且污染率低,培养得到的黑木耳产量高、品质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立,未经徐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78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亚磷酸酯类化合物在微通道反应器中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缫丝机用烘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