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渗高强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8165.3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1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戚家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旺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4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骨料 抗渗 抗渗混凝土 制备 混凝土抗渗性能 混凝土力学性能 硅酸盐水泥 烘干干燥 抗渗性能 原料混合 粉煤灰 硫酸铝 硫酸镁 熟石灰 质量份 自由水 成型 | ||
本发明涉及抗渗混凝土,公开了一种抗渗高强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抗渗混凝土在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时,混凝土力学性能下降易开裂的问题,抗渗高强的混凝土其由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制得:普通硅酸盐水泥250‑400份,粉煤灰65‑80份,砂680‑760份,骨料900‑950份,硫酸铝20‑35份,硫酸镁24‑40份,水200‑250份,熟石灰18‑22份,其中砂和骨料在混合前经烘干干燥,除去骨料表层和砂的自由水水分,其成型后的混凝土强度和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同时得到提高,不易开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渗混凝土,特别涉及一种抗渗高强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工程材料。其中普通混凝土由于其在制备过程中因混合时混 入空气,混凝土固化过程发生泌水或蒸发过快或缺水等影响,导致水化反应不足,混凝土收 缩和形成大量的微孔通道或毛细孔道,故普通混凝土抗渗性欠佳。
市场对抗渗混凝土提出了需求,其中常见的方法是掺用引气型外加剂,使混凝土内部 产生不连通的气泡,截断毛细管通道,改变孔隙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另外还有膨胀混凝土同样具有较为良好的抗渗性,其添加使混凝土产生膨胀的膨胀外 加剂,不仅可以减少或消除干缩的体积缩小,而且还可以堵塞和充填混凝土的毛细孔隙,提 高抗渗能力。现有膨胀外加剂多为硫铝酸钙类、硫铝酸钙一氧化钙类、氧化钙类三大类。
然而掺用引气型外加剂和膨胀外加剂的使用均有不足之处,其在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 时,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其中掺用引气型外加剂,使混凝土内部产生不 连通的气泡,截断毛细管通道的同时,导致了混凝土在气泡区域水化受限强度较差,且气泡 区域的碱骨料反应较为活跃,导致分布并不均匀的气泡在其外侧区域的混凝土因膨胀而应力 集中,混凝土整体韧性降低,强度低且易断裂。
膨胀混凝土的强度也受膨胀率的影响,膨胀率增大,混凝土的强度等力学性能则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渗高强度的混凝土,其成型 后的混凝土强度和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同时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渗高强度的混凝土,由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制得:
普通硅酸盐水泥 250-400份,
粉煤灰 65-80份,
砂 680-760份,
骨料 900-950份,
硫酸铝 20-35份,
硫酸镁 24-40份,
水 200-250份,
熟石灰 18-22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原料混合后硫酸铝和硫酸镁均逐渐溶解于水中,溶解出的 铝离子、镁离子部分向水泥颗粒、砂颗粒、骨料表面的微孔通道或毛细孔道内中渗透,并在 碱性环境下,在微孔通道或毛细孔道内生成沉淀-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同时氢氧化铝在氢氧 根浓度过高产生的四羟基合铝酸根和镁离子之间相互促进水解,由此形成整体沉淀生成增加 而局部沉淀溶解生成循环的情况,减少四羟基合铝酸根生成并促进氢氧化镁的形成,沉淀可 深入填充在微孔通道和毛细孔道,以阻碍微孔通道和毛细孔道内的自由水外流失,且又可保 证外界水可通过渗透压进入微孔通道和毛细孔内,此为单一铝离子或镁离子无法做到的;
另一部分的铝离子、镁离子游离于水泥颗粒、砂颗粒、骨料等外的自由水中,部分在碱性环 境下与氢氧根结合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该部分沉淀随搅拌而分散在未固化的混凝土内,对未 固化的混凝土的保水性提供贡献,并增大未固化时混凝土的体积,减少混凝土收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旺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旺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81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