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生物膜-生态浮床组合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8337.7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4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曹玉成;蔡飞翔;梁世君;冯海林;庄倩倩;胡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孔管 竹排 轻质基质 生态浮床 净化系统 土工格栅 水生植物 生物填料模块 生物填料 模块化 生物膜 孔眼 毛竹 生态 水污染治理 生态修复 磷物质 承托 吊挂 定植 去除 水体 水质 | ||
1.一种模块化生物膜-生态浮床组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浮床模块和生物填料模块,生物填料模块吊挂安装在生态浮床模块下方,生态浮床模块包括竹排(1)、土工格栅(2)、轻质基质生态棒(3)和水生植物(4),竹排(1)由成年毛竹排列而成,竹排(1)上设有间隔(11),轻质基质生态棒(3)固定在竹排(1)的间隔内,水生植物(4)定植在轻质基质生态棒(3)上,土工格栅(2)固定在竹排(1)下方,土工格栅(2)用于承托轻质基质生态棒(3);
轻质基质生态棒(3)包括生态袋和填充在生态袋内的轻质基质,以重量份计,轻质基质包括如下组分:轻质生物炭10~15份,轻质陶粒10~15份,膨胀蛭石35~45份,浮石25~35份;
生物填料模块包括生物填料(6)、第一穿孔管(5)和第二穿孔管(7),第一穿孔管(5)和第二穿孔管(7)上分别设有孔眼,生物填料(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穿孔管(5)和第二穿孔管(7)的孔眼上,第一穿孔管(5)吊挂安装在竹排1中的毛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生物膜-生态浮床组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成年毛竹的长度为3~7m,成年毛竹的直径为5~10cm,竹排(1)上间隔的距离为20~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生物膜-生态浮床组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生态袋由植物根系可透过生长的植生型土工布加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生物膜-生态浮床组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轻质生物炭为水稻、玉米或油菜杆在300~400℃条件下经限氧碳化处理获得的炭化物,轻质生物炭的最大粒径小于4.0mm,轻质陶粒为可漂浮于水面上的多孔陶粒,轻质陶粒的粒径为4~10mm,膨胀蛭石粉的最大粒径小于4.0mm,浮石的粒径为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生物膜-生态浮床组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水生植物(4)为水生美人蕉、水生鸢尾、梭鱼草、千屈菜、风车草和香菇草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生物膜-生态浮床组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穿孔管(5)和第二穿孔管(7)由管径为15cm的镀锌钢管经钻孔加工而成,第一穿孔管(5)上孔眼的间距为10~20cm,第二穿孔管(7)上孔眼的间距为20~3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生物膜-生态浮床组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生物填料(6)为用于污水或废水处理的弹性填料、半软性填料、复合填料或生物绳,生物填料(6)的长度为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83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的构建方法
- 下一篇:景观湖水生植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