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8586.6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3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北原裕士;森亮;土桥将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3/16 | 分类号: | H02K3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动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能够将配置于线圈保持架的线圈配置孔中的线圈与线圈保持架适当地粘接。在致动器中,线圈(5)配置于在第一方向Z上贯通线圈保持架(4)的线圈配置孔(410)的内侧,并且,第一板(47)配置成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线圈配置孔(410)及板部(41)重叠。因此,在将粘接剂填充到线圈(5)的空芯部(50)之后重叠第二板(48)时,粘接剂会流入到线圈(5)与线圈保持架(4)之间、线圈(5)与第一板(47)之间、第一板(47)与线圈保持架(4)之间、线圈(5)与第二板(48)之间、以及第二板(48)与线圈保持架(4)之间。因此,当使粘接剂硬化时,线圈(5)、第一板(47)、第二板(48)、及线圈保持架(4)被粘接剂适当地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可动体振动的致动器。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振动通知信息的设备,提案有一种致动器,该致动器具备:具有永磁体的可动体、具有与永磁体对置的线圈的支承体,在支承体上,线圈配置于贯通线圈保持架的板部的线圈配置孔中(参照专利文献1)。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那样,将线圈配置在贯通线圈保持架的板部的线圈配置孔中的结构中,需要将粘接剂流入在将线圈配置到线圈配置孔的内侧时产生的线圈配置孔的内周面与线圈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而将线圈粘接在线圈保持架上。但是,线圈通过卷绕线圈线而制造,因为这样的特性,外径尺寸容易出现偏差,所以线圈配置孔的内周面与线圈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容易变动。因此,即使将定量的粘接剂流入间隙,也难以将粘接剂适当地填充到间隙。因此,在与间隙的宽度相比粘接剂过剩的情况下,粘接剂从间隙溢出到外侧,而在与间隙的宽度相比粘接剂不足的情况下,线圈和线圈保持架的粘接强度会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277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配置于线圈保持架的线圈配置孔中的线圈与线圈保持架适当地粘接的致动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动体;支承体;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具备弹性及粘弹性的至少一方,并配置成在所述可动体与上述支承体对置的位置处同时与上述可动体及上述支承体接触;以及磁驱动回路,上述磁驱动回路具备空芯的线圈和第一永磁体,其中,上述空芯的线圈设于上述可动体及上述支承体中的一侧部件上,上述第一永磁体以在第一方向的一侧与上述线圈对置的方式设于上述可动体及上述支承体中的另一侧部件上,使上述可动体相对于上述支承体在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振动,上述一侧部件具有:线圈保持架,上述线圈保持架包括板部,线圈配置孔在上述第一方向上贯通上述板部,在上述线圈配置孔的内侧配置有上述线圈;第一板,上述第一板从上述第一方向的一侧与上述线圈配置孔及上述板部重叠;以及粘接剂层,上述粘接剂层至少填充于上述线圈的空芯部,并将上述线圈固定于上述第一板及上述板部,上述线圈隔着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一永磁体对置。
在本发明中,线圈配置于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线圈保持架的板部的线圈配置孔的内侧,并且,第一板配置成从第一方向的一侧与线圈配置孔及板部重叠。因此,当将粘接剂填充在线圈的空芯部时,粘接剂流入线圈与线圈保持架之间、线圈与第一板之间、以及第一板与线圈保持架之间。因此,当使粘接剂硬化时,线圈、第一板及线圈保持架被粘接剂层固定。因此,与将粘接剂流入到线圈的外周面与线圈配置孔的内周面的间隙的情况不同,能够将配置于线圈保持架的线圈配置孔中的线圈与线圈保持架适当地粘接。另外,第一板夹在第一永磁体与线圈之间。因此,即使在可动体向第一方向的一侧移动的情况下,第一永磁体和线圈也不会直接接触,所以线圈不容易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8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致动器
- 下一篇:致动器及致动器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