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轨道交通数据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8965.5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7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卓越;李治国;林纯鹏;刘涛;赵宝华;张丹枫;段清超;逄锦伟;于硕;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数据监测 移动终端 通用化 电子监测设备 轨道交通建设 监测管理系统 现场监测数据 采集 城市轨道 存储处理 监测数据 交通工程 人为误差 数据采集 可信度 时效性 网络化 信息化 监测 上传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轨道交通数据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电子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处理所述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处理后的数据;上传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到监测管理系统。该方法提供了一套集轨道交通建设现场监测数据监测方法,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数据工作可以信息化、网络化、通用化,确保数据采集的时效性,减少监测工作中的人为误差,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机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轨道交通数据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全天候、无污染(或少污染)又安全等特点,属绿色环保交通体系,特别适应于大中城市。而监控测量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它贯穿与施工的全过程,起着指导施工、安全评价、修正设计和资料积累的作用,被誉为施工的“眼睛”,是保证施工安全十分重要的举措。
轨道交通工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个巨大的综合性复杂系统,为保证轨道交通工程本身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监控量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反馈,及时指导施工,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目前针对铁路通信信号设备已存在多种监测系统,包括高铁信号监测的车载计算机(ATP)、铁路无线网络(GMS-R)、无线闭塞中心(RBC)、临时限速(TSRS)和既有信号监测(CSM):联锁(CBI)、调度集中(CTC)和列控中心(TCC)以及其他基础信号,包括道岔、轨道电路、信号机和电源屏等,除了这些设备监测系统之外,在车站、电务段、城轨集中站以及城轨线路中心也都部署了CMS系统,用来集中管理各种设备的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通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维修维护。
在现有技术中,我国地下工程行业常用的监测手段仍然以人工监测为主,所采用的监测方法较成熟,但是也存在操作复杂、智能化程度不高、数据采集及处理工作量大,易出现疏漏且难于管理等不足之处。监控量测从管理上看,存在监测整体管理不健全、监测数据管理单一、检索复杂等问题;从成果上看,存在监测工作效率低,数据上报及时性差,数据真实可靠性差等问题。
基于此,亟待开发一套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预警功能一体的软件系统和手持设备,切实解决传统监测的一些弊端,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数据工作可以信息化、网络化、通用化,确保数据采集的时效性,减少监测工作中的人为误差,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中存在的风险提前发出预警,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轨道交通数据监测方法,该方法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数据工作可以信息化、网络化、通用化,确保数据采集的时效性,减少监测工作中的人为误差,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轨道交通数据监测方法,包括:
接收电子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
处理所述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处理后的数据;
上传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到监测管理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接收电子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处理所述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处理后的数据;上传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到监测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将各节点进行融合,所有监测信息即时处理和上传,并自动触发预警、自动生成成果报告,采用并发模式,启动监测程序后所有后置节点即时触发,大大压缩了流程的周期,提升了信息流转效率,有利于现场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增强了安全管控效果。
进一步地,接收电子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包括:
根据从服务器下载的基准点和测点的基础信息,实时观测采集来自电子监测设备的轨道交通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8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田病虫害防治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集群测控装置配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