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空间环境模拟器气-液混合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9915.9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9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紫娟;何超;张春元;刘波涛;张磊;童华;丁文静;李昂;胡松林;宁娟;谷成;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5B19/00 | 分类号: | F25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环境模拟器 大型空间环境 模拟器 饱和液氮 制冷系统 过冷 液氮 氮气 混合制冷系统 密闭循环系统 气-液混合 氮气流量 独立控制 供气系统 供液系统 控制提供 试验工况 真空容器 低温泵 防污染 冷板 热沉 灵活 | ||
1.大型空间环境模拟器的气-液混合制冷系统,包括供液系统、供气系统、单相密闭循环系统,所述大型空间环境模拟器包括热沉单元、防污染板、冷板、低温泵;供液系统包括具有放空阀的液氮贮槽,供气系统包括储气罐以及分别通过控制阀门连接的空温式汽化器和电加热器,单相密闭循环系统包括具有放空阀的过冷器以及用于与大型空间环境模拟器连通的管路;其中,饱和液氮经液氮贮槽的一上部液氮输送管道通过控制阀门V3提供给单相密闭循环系统的过冷器;饱和液氮经液氮贮槽底部液氮输送管道通过控制阀门V2,以及并联的气动调节阀D6和气动调节阀D3分别提供给空间环境模拟器系统的冷源入口端和供气系统的空温式汽化器,在空温式汽化器内与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后,饱和液氮吸收热量汽化成为氮气,经空温式汽化器供气管道、控制阀门V4送入储气罐,再经控制阀门V5、气动调节阀D7、储气罐供气管道送入电加热器,之后在电加热器内氮气温度加热到温度传感器TIA04的设定值,经电加热器供气管道提供空间环境模拟器系统作为氮气气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制冷系统,其中,热沉单元的热沉单元入口管道上,并联安装了三个气动调节阀门,气动调节阀门Dr11用于控制送入热沉单元的单相过冷液氮流量;气动调节阀门Dr12用于控制送入热沉单元的饱和液氮流量;气动调节阀门Dr13用于控制送入热沉单元的氮气流量;三种流体流量按照热沉单元入口温度TIA05设定的温度,进行调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制冷系统,其中,防污染板的防污染板入口管道上,并联安装了三个气动调节阀门,气动调节阀门Dr21用于控制送入防污染板的单相过冷液氮流量;气动调节阀门Dr22用于控制送入防污染板的饱和液氮流量;气动调节阀门Dr23用于控制送入防污染板的氮气流量;三种流体流量按照防污染板入口温度TIA07设定的温度,进行调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制冷系统,其中,冷板的冷板入口管道上,并联安装了三个气动调节阀门,气动调节阀门Dr31用于控制送入冷板的单相过冷液氮流量;气动调节阀门Dr32用于控制送入冷板的饱和液氮流量;气动调节阀门Dr33用于控制送入冷板的氮气流量;三种流体流量按照冷板入口温度TIA09设定的温度,进行调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制冷系统,其中,低温泵的低温泵入口管道上,并联安装了三个气动调节阀门,气动调节阀门Dr41用于控制送入低温泵的单相过冷液氮流量;气动调节阀门Dr42用于控制送入低温泵的饱和液氮流量;气动调节阀门Dr43用于控制送入低温泵的氮气流量;三种流体流量按照低温泵入口温度TIA11设定的温度,进行调节。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气-液混合制冷系统,其中,供液系统中的液氮贮槽配置了压力传感器PIA01用于测量贮存在液氮贮槽内的液氮压力,配置了差压变送器LIA01用于测量贮存在液氮贮槽内的液氮液位高度。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气-液混合制冷系统,其中,供气系统中的储气罐配置了压力传感器PIA03用于测量贮存在储气罐内的氮气压力。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气-液混合制冷系统,其中,供气系统中的电加热器配置了温度传感器TIA03用于测量电加热器内部的氮气温度,配置了温度传感器TIA04用于测量电加热器供气管道内的氮气温度。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气-液混合制冷系统,其中,单相密闭循环系统中的过冷器配置了压力传感器PIA02用于测量贮存在过冷器内的液氮压力,配置了差压变送器LIA02用于测量贮存在过冷器内的液氮液位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99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强化传质的吸附式制冷系统
- 下一篇:具有重置器的半导体制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