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闽楠幼苗平衡施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0013.7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9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坚;吴小慧;冯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闽楠 幼苗 平衡施肥 氮磷钾 回归分析 有效促进 幼苗培育 质量指数 生物量 施肥量 质量比 红壤 基质 配比 蛭石 沙子 肥料 苗木 施加 生长 积累 培育 | ||
1.一种闽楠幼苗平衡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培育闽楠幼苗,所述闽楠幼苗培育的基质是红壤、蛭石和沙子按6:2:2比例均匀混合;
步骤S2:向所述闽楠幼苗施加包括氮磷钾的肥料;
其中,所述氮即N、磷即P、和钾即K的质量比分别为0:0:0、0:13.32:3.56、2.66:13.32:3.56、5.32:0:3.56、5.32:6.66:3.56、5.32:13.32:3.56、5.32:19.98:3.56、5.32:13.32:0、5.32:13.32:1.78、5.32:13.32:5.34、7.98:13.32:3.56、2.66:6.66:3.56、2.66:13.32:1.78、5.32:6.66:3.56;
步骤S3:对氮磷钾施肥量与闽楠幼苗质量指数进行多次回归分析,得到最优配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闽楠幼苗平衡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将磷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和钾肥以追肥的方式施入;所述氮肥和所述钾肥以水溶液滴灌方式施入,且所述氮肥和所述钾肥的溶液浓度为0.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闽楠幼苗平衡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内容:氮肥和钾肥按照闽楠幼苗年生长特点,分阶段施入不同的肥料量:4月施入氮肥10%、钾肥10%;5月施入氮肥10%、钾肥10%;6月施入氮肥20%、钾肥10%;8月施入氮肥20%、钾肥10%;9月施入氮肥25%、钾肥25%;10月施入氮肥15%、钾肥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闽楠幼苗平衡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对闽楠苗氮磷钾施肥量与苗木质量指数进行回归分析,并拟合三元二次方程,如下:Y=1.129-0.192N+0.035P-0.087K-0.001N²+2.391P²+0.016K²+ 0.040NK-0.005PK;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是P=0.034<0.05,并且NPK 效应的复测定系数R 为0.972,达到显著水平;NPK 施肥效应所得的三元二次方程求解极值得到闽楠的最佳施肥量为氮2.869 g/株,磷7.810 g/株,钾2.052 g/株;
步骤S32:对闽楠苗氮磷施肥量与苗木质量指数进行回归分析,并拟合二元二次方程,如下: Y=0.826+0.087N+0.010P-0.002N²,R=0.822,氮磷肥料施用量与苗木质量指数关系的二元二次方程拟合成功,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步骤S33:对闽楠苗氮钾施肥量与苗木质量指数进行回归分析,并拟合二元二次方程,如下:Y=4.721-0.198N-0.568K-0.002N²+0.012K²+0.037NK,R=0.962,氮钾肥料施用量与苗木质量指数关系的二元二次方程拟合成功,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步骤S34:对闽楠苗磷钾施肥量与苗木质量指数进行回归分析,并拟合二元二次方程,如下:Y=1.230+0.008P-0.047K+6.784P²+0.018K²-0.001PK,R=0.962,磷钾肥料施用量与苗木质量指数关系的二元二次方程拟合成功,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步骤S35:根据步骤S32、步骤S33和步骤S34三个方程求解极值得到闽楠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636 g/株,磷6.629 g/株,钾3.015 g/株;
步骤S36:对闽楠苗氮肥施用量与闽楠苗木质量进行回归分析,并拟合一元二次方程,如下:Y=1.769+0.043N-0.003N²,R=0.945;根据方程计算得到,闽楠幼苗氮的最佳施用量为1.636 g/株;
步骤S37:对闽楠苗磷肥施用量与闽楠苗木质量进行回归分析,并拟合一元二次方程,如下:Y=1.560+0.001P+2.461P²;R=0.839;根据拟合的方程得到,磷的最佳用量是16.937g/株;
步骤S38:对闽楠苗钾肥施用量与闽楠苗木质量进行回归分析,并拟合一元二次方程,如下: Y=2.229-0.191K+0.016P²;根据拟合的方程得到钾的最佳用量是4.025 g/株;
步骤S39:根据步骤S31至步骤S38的拟合分析得到氮磷钾用量的最优配比为2.66:13.32:1.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00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秦岭蓝冰杉树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乌梅嫁接种植方法